岂尽耽禅悦,因君作胜游。
云中閒纵目,世处此登楼。
霜气凋群木,风威损敝裘。
自然成肃杀,天地正深秋。
岂尽耽禅悦,因君作胜游。
云中閒纵目,世处此登楼。
霜气凋群木,风威损敝裘。
自然成肃杀,天地正深秋。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何吾驺在慈惠寺的一次胜游经历。诗中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秋季的自然景象与诗人内心的感悟。
首句“岂尽耽禅悦,因君作胜游”表达了诗人并非纯粹为了禅悦而游,而是因为朋友的陪伴,才有了这次愉快的旅行。这既点出了游兴之由,也暗示了友情的温馨。
接下来的“云中闲纵目,世处此登楼”两句,描绘了诗人站在高楼上,放眼远眺云海的景象。这里的“闲”字,不仅表现了诗人悠然自得的心境,也暗含了对尘世的超脱之意。
“霜气凋群木,风威损敝裘”则以自然界的秋景为背景,霜气使得树木凋零,寒风吹袭着破旧的裘衣,形象地描绘了深秋的萧瑟景象。同时,这也象征着时光的流逝和生命的衰败,引发人们对生命意义的思考。
最后,“自然成肃杀,天地正深秋”总结了前文的描写,强调了秋天肃杀的氛围是自然界的规律,也是天地间的一种真实状态。这句话不仅深化了对季节变换的感慨,也蕴含了对宇宙法则的敬畏之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哲学观念。
刘郎善琴如雍门,万感毕赴指下弦。
和如威凤鸣若木,阊阖荡荡开晴天。
怨如玄猿啸遥夜,酸风孤马行穷边。
刘郎善画如郑虔,落笔飞雨大化悬。
豪鹰秋翻代北月,饥雁暮下江南烟。
悲厓哀壑远萧瑟,断芦短荻寒芊绵。
洞庭广野神忽动,秋风六合心高骞。
九成韶钧梦舜日,万骑羽猎思秦川。
惜哉流落世未识,酒酣自赏诗千篇。
呜呼明时才艺衮衮班集贤,安得有力贡之至尊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