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宫高倚翠微寒,叠阁回廊眼界宽。
迤逦近山连远岫,悠扬碧水接清澜。
花香映日薰兰榭,天籁随风起石坛。
兴罢酒酣归路暝,道人相送出林端。
珠宫高倚翠微寒,叠阁回廊眼界宽。
迤逦近山连远岫,悠扬碧水接清澜。
花香映日薰兰榭,天籁随风起石坛。
兴罢酒酣归路暝,道人相送出林端。
此诗描绘了一幅壮丽而幽静的山中景致。诗人以珠宫高耸、翠微环绕开篇,展现出超真观所在之地的自然之美与神秘氛围。叠阁回廊,视野开阔,近山远岫,碧水清澜,构成了一幅层次分明、动静结合的画面。花香与日光交相辉映,天籁之音在石坛上轻轻响起,更添了几分宁静与和谐。
诗中的“花香映日薰兰榭,天籁随风起石坛”两句尤为生动,将视觉、嗅觉和听觉巧妙融合,营造出一种既浪漫又深邃的意境。随着诗句的推进,读者仿佛能感受到空气中弥漫的花香,阳光下花瓣的轻舞,以及那随风而来的自然之声,这一切都让人沉醉其中。
最后,“兴罢酒酣归路暝,道人相送出林端”则描绘了诗人在欣赏美景后,与道人一同归途的情景。夜幕降临,归路已暗,但道人的陪伴让这旅程充满了温暖与慰藉。这一句不仅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也表达了对超真观及其所蕴含精神的向往与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超真观周围环境的美丽与宁静,同时也传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叹以及对超脱尘世、追求精神境界的向往。
榆荚车前盖地皮,蔷薇蘸水笋穿篱。
马蹄无入朱门迹,纵使春归可得知。
几岁生成为大树,一朝缠绕困长藤。
谁人与脱青罗帔,看吐高花万万层。
幸自枝条能树立,可烦萝蔓作交加。
傍人不解寻根本,却道新花胜旧花。
浮艳侵天难就看,清香扑地只遥闻。
春风也是多情思,故拣繁枝折赠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