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都浓淡满千枝,何事希传杜甫诗。
欲识今人肠断处,沈香亭畔未醒时。
蜀都浓淡满千枝,何事希传杜甫诗。
欲识今人肠断处,沈香亭畔未醒时。
这首诗《海棠花》由明代诗人李孙宸所作,通过对海棠花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海棠花美丽与哀愁的独特感受。
首句“蜀都浓淡满千枝”,描绘了海棠花在蜀地盛开的景象,花朵或浓或淡,遍布千枝,展现出海棠花繁盛的生命力和绚烂的色彩。这里的“浓淡”不仅指颜色的变化,也暗示了花期的不同阶段,从初开的娇嫩到盛开的饱满,再到即将凋谢的黯淡,海棠花的一生都在这“浓淡”之间流转。
次句“何事希传杜甫诗”,则以反问的形式引出对杜甫诗歌的思考。杜甫是中国古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其作品多反映社会现实和人民疾苦,情感深沉。在这里,诗人似乎在说,为何杜甫的诗歌中少见对海棠花的描绘?这句诗巧妙地将杜甫的诗歌风格与海棠花的美联系起来,既是对杜甫诗歌的一种赞美,也是对海棠花独特魅力的一种肯定。
后两句“欲识今人肠断处,沈香亭畔未醒时”,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诗人通过想象,在沈香亭畔,海棠花未醒之时,即在清晨或夜晚,海棠花仿佛还未完全绽放,或是刚刚醒来,这种状态下的海棠花,更显其娇嫩与脆弱,让人不禁为之动容。这里的“今人肠断处”,既是指观赏者被海棠花的美丽与短暂所触动而产生的哀愁,也是对生命易逝、美好事物难以长久保持的感慨。沈香亭畔,作为特定的地点,增添了画面的意境,使整个场景更加生动而富有诗意。
综上所述,《海棠花》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海棠花的美丽与哀愁,同时也借由对杜甫诗歌的思考,以及对生命短暂的感慨,传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对人生哲理的独到见解。
太宰谢尘鞅,抗志遵先轨。
幽栖辟梁园,华窗见汝水。
寒烟入茅茨,荜门朝未启。
赏心憩松石,默坐观无始。
龙马发秘藏,盈虚悟深旨。
抱膝有馀暇,玄言时自拟。
千圣不可作,九师亦云鄙。
鼎鼎百年间,闻道知谁氏。
请證洛诵言,一叩参寥子。
毕公茁南宗,来自珠玑巷。
叠滘与弼唐,凤鸾相颉颃。
太守冰蘖声,中丞铉鼎望。
翁继以直鸣,鹿门光倍盎。
殷鉴喻借秦,安边韬绍尚。
寿宫履虎危,正学批龙戆。
茅蕉裸就烹,郇模筐持葬。
穹苍贯精诚,二贤岂多让。
三黜道逾尊,群咻气弥壮。
昨通政府书,惊定仍奖赏。
年兹八十齐,发宣神更王。
秉直定长生,算越期颐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