芬佩搴兰,铢衣散锦,到眼墨云交绚。
飘灯珠箔,伫月晶帘,销得燕愁莺惋。
不信人天感多,捣麝犹香,拗莲难断。
恁风流也称,玉台新序,衍波传遍。
京国事,井华朝汲,秋水宵吟,法曲红箫亲按。
去年元夜,佳节重阳,南宋倩魂还见。
艳绝珊株网闿,百衲补琴,九华裁扇。
听瑶空、笙鹤风高,花外绮霞吹满。
芬佩搴兰,铢衣散锦,到眼墨云交绚。
飘灯珠箔,伫月晶帘,销得燕愁莺惋。
不信人天感多,捣麝犹香,拗莲难断。
恁风流也称,玉台新序,衍波传遍。
京国事,井华朝汲,秋水宵吟,法曲红箫亲按。
去年元夜,佳节重阳,南宋倩魂还见。
艳绝珊株网闿,百衲补琴,九华裁扇。
听瑶空、笙鹤风高,花外绮霞吹满。
此诗《惜余春慢·题小檀栾室汇刻闺秀词》由清代诗人王以敏所作,描绘了一幅细腻而富有情感的画面。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比喻,展现了女性的柔美与才情。
“芬佩搴兰,铢衣散锦”,开篇即以兰花的芬芳和轻盈的衣饰,渲染出一种高雅脱俗的氛围。“到眼墨云交绚”则以墨色的云彩交织,增添了几分神秘与深邃。接下来,“飘灯珠箔,伫月晶帘”,通过灯火与月光的映照,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温馨的夜晚景象,同时暗示着主人公内心的细腻情感。
“销得燕愁莺惋”一句,以燕子和黄莺的愁怨,反衬出主人公的内心情感之深。接下来,“不信人天感多,捣麝犹香,拗莲难断”,表达了即使面对再多的情感纠葛,依然能保持内心的纯净与坚韧,如同麝香的香气和拗折的莲花一般难以磨灭。
“京国事,井华朝汲,秋水宵吟,法曲红箫亲按”,这一段描绘了日常生活中的细节,如清晨打水、夜晚吟诗、演奏音乐,展现了主人公生活的雅致与情趣。特别是“法曲红箫亲按”,既体现了音乐艺术的高雅,也暗示了主人公对艺术的热爱与追求。
“去年元夜,佳节重阳,南宋倩魂还见”,通过回忆去年元宵节和重阳节的美好时光,以及与南宋女子的相遇,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友情的珍视。
“艳绝珊株网闿,百衲补琴,九华裁扇”,这一句通过描述精美的装饰品和工艺品,进一步展现了主人公的审美情趣和才华。珊株网闿、百衲补琴、九华裁扇,这些细节不仅体现了技艺的精湛,也象征着主人公内心世界的丰富与细腻。
最后,“听瑶空、笙鹤风高,花外绮霞吹满”,以瑶空、笙鹤、绮霞等意象,描绘出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画面,仿佛是主人公心灵深处的净土,充满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日常生活细节及情感体验的描绘,展现了主人公独特的审美情趣、情感世界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一首充满诗意与情感深度的作品。
别君已经年,相见如一日。
分教淮南生,中路忽相失。
我志如柳惠,何尝厌三黜。
君才如叔夜,犹苦不堪七。
趣向大抵同,离合何不一。
轻装入隋堤,正值柳阴密。
仓庚交交飞,布谷命其匹。
壮岁甘远游,岂暇念家室。
永城去亳近,马足翩翩逸。
我往何时还,君处不能出。
新诗近应多,烂漫排古律。
黄花不可见,谁为子鸣瑟。
交游固难得,会面那易必。
作诗寄秋风,以写胸中郁。
涪翁六蓺学,力可当万人。
施州亦英特,文武备一身。
风味真颉颃,宛然喜相亲。
诗坛尝屡战,妙誉倾缙绅。
涪翁往播迁,风义颇凋沦。
施州奋不顾,伏腊赒且勤。
霜雪槁群木,凛然见松筠。
施州归夜台,遗编照青春。
嗟我独不识,览卷徒悲辛。
有子绍门户,飘飘气方振。
能文得父风,作语殊不陈。
流源日疏凿,岂易量涯津。
结庐依通衢,隔墙闹蹄轮。
颓然小轩上,息偃全天真。
男儿功名志,蠖屈终一申。
谁能效急急,俛仰车马尘。
涪翁为子名,高意庶可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