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外一垂翅,风霜寄水湄。
近人犹见野,得性未安卑。
苔雨穿林滑,溪冰啄月迟。
高人将纵汝,谋食亦何为。
天外一垂翅,风霜寄水湄。
近人犹见野,得性未安卑。
苔雨穿林滑,溪冰啄月迟。
高人将纵汝,谋食亦何为。
这首诗描绘了一只鹤在自然环境中的生活状态,充满了对鹤的细腻观察和深刻情感。
首联“天外一垂翅,风霜寄水湄”,以鹤的形象开篇,一只鹤在天际展翅,却因风霜而不得不暂时栖息于水边,形象生动地展现了鹤的孤独与坚韧。鹤作为高飞之鸟,却因外界条件所迫,只能暂时停留,这种对比让人感受到其生存环境的严酷。
颔联“近人犹见野,得性未安卑”,进一步描绘了鹤与人类的关系。即使接近人类,鹤依然保持着其自然野性的本质,不因环境的改变而失去自我。同时,鹤对于地位的谦卑并未感到不安,显示出其内心的平和与超脱。
颈联“苔雨穿林滑,溪冰啄月迟”,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忧郁的氛围。苔藓在雨中穿行,显得湿润而滑腻;溪流上的冰块在月光下缓缓融化,仿佛时间在这里变得缓慢。这样的景象不仅增加了画面的层次感,也暗示了鹤在自然界的孤独与等待。
尾联“高人将纵汝,谋食亦何为”,表达了对鹤的关怀与思考。高人(可能指的是诗人自己或其他理解并欣赏自然之美的智者)或许会放鹤归山,让其自由飞翔,但又不禁思考,鹤是否真的需要为了生存而奔波?这一问句蕴含着对生命本质的深思,以及对自然与自由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鹤的描绘,展现了自然之美与生命的哲思,语言简洁而富有意境,情感真挚而深沉,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