蜎蜎桑中蠹,戢戢托尔躯。
下枝噏沉液,上条咀槁肤。
饮食亦已遂,不念彼树枯。
树枯竟何如,憔悴在须臾。
飘飖云间龙,卑高一何殊。
变化成霖泽,千载长相俱。
蜎蜎桑中蠹,戢戢托尔躯。
下枝噏沉液,上条咀槁肤。
饮食亦已遂,不念彼树枯。
树枯竟何如,憔悴在须臾。
飘飖云间龙,卑高一何殊。
变化成霖泽,千载长相俱。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薛蕙的《效阮公咏怀(其十四)》,以蚕虫为喻,表达了对人生无常和物极必反的感慨。首句“蜎蜎桑中蠹”形象地描绘了蚕虫在桑叶中蠕动,比喻人生的短暂和微小;“戢戢托尔躯”则暗示人依赖外物生存。接下来,蚕食桑叶的过程被细致刻画,暗指享受现世安逸的同时,却忽视了后果。
“下枝噏沉液,上条咀槁肤”进一步描述蚕的进食行为,暗示人们贪得无厌,不知满足。然而,“饮食亦已遂,不念彼树枯”揭示了人的自私,只顾眼前利益而不顾长远。随后,诗人以“树枯竟何如,憔悴在须臾”警示,生命的脆弱和无常。
最后两句“飘飖云间龙,卑高一何殊”运用龙的意象,表达人生的起落变化,即使地位如龙,也可能因时势变迁而卑微。结尾处,“变化成霖泽,千载长相俱”寓意无论人生如何起伏,最终都应回归自然,造福他人,留下长久的影响。
整体来看,这首诗寓言深刻,借虫喻人,揭示了人生的短暂、贪婪与无常,以及对高尚品德的追求。
冻水消痕,晓风生暖,春满东郊道。
迟迟淑景,烟和露润,偏绕长堤芳草。
断鸿隐隐归飞,江天杳杳。
遥山变色,妆眉淡扫。
目极千里,闲倚危樯回眺。
动几许、伤春怀抱。
念何处、韶阳偏早。
想帝里看看,名园芳树,烂漫莺花好。
追思往昔年少。
继日恁、把酒听歌,量金买笑。
别后暗负,光阴多少。
闲窗烛暗,孤帏夜永,欹枕难成寐。
细屈指寻思,旧事前欢,都来未尽,平生深意。
到得如今,万般追悔,空只添憔悴。
对好景良辰,皱著眉儿,成甚滋味。
红茵翠被。
当时事、一一堪垂泪。
怎生得依前,似恁偎香倚暖,抱著日高犹睡。
算得伊家,也应随分,烦恼心儿里。
又争似从前,淡淡相看,免恁牵系。
宴堂深。
轩楹雨,轻压增广低沉。
花洞彩舟泛□(jia3,酒器名),坐绕清浔。
楚台风快,湘簟冷、永日披襟。
坐久觉、疏弦脆管,时换新音。
越娥兰态蕙心。
逞妖艳、昵欢邀宠难禁。
筵上笑歌间发,舄履交侵。
醉乡归处,须尽兴、满酌高吟。
向此免、名缰利锁,虚费光阴。
雅欢幽会,良辰可惜虚抛掷。
每追念、狂踪旧迹。
长祗恁、愁闷朝夕。
凭谁去、花衢觅。
细说此中端的。
道向我、转觉厌厌,役梦劳魂苦相忆。
须知最有,风前月下,心事始终难得。
但愿我、虫虫心下,把人看待,长似初相识。
况渐逢春色。
便是有,举场消息。
待这回、好好怜伊,更不轻离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