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玉有藏沽,于玉何成亏。
天道本恶盈,炫能祸乃随。
谦谦古君子,自牧惟自卑。
求知乃深耻,此意毋相违。
美玉有藏沽,于玉何成亏。
天道本恶盈,炫能祸乃随。
谦谦古君子,自牧惟自卑。
求知乃深耻,此意毋相违。
这首诗以美玉为喻,探讨了人性与道德修养的主题。开篇“美玉有藏沽,于玉何成亏”,以美玉的珍贵和价值引出话题,指出美玉的价值在于其内在品质而非外在装饰,暗含人应注重内在修养而非外在炫耀的道理。
接着,“天道本恶盈,炫能祸乃随”两句,进一步阐述了物极必反的道理,认为过分的自满和炫耀能力会招致灾祸,强调了谦逊的重要性。这与儒家倡导的“满招损,谦受益”的思想相呼应。
“谦谦古君子,自牧惟自卑”则点明了真正的君子应当具备谦逊的品质,通过自我修养来提升自己,而不是通过外在的炫耀来彰显自己的地位或才能。这里强调了个人内在修为的重要性,以及谦逊对于个人成长和道德修养的积极作用。
最后,“求知乃深耻,此意毋相违”表达了对追求知识的重视,认为这是个人品德修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应违背这一原则。这句话鼓励人们不断学习,提高自我,同时也提醒人们在追求知识的过程中保持谦逊的态度,不骄傲自大。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美玉的隐喻,深刻地探讨了个人修养、谦逊、知识追求与道德实践之间的关系,具有深刻的哲理性和启示性。
范叔老不衰,周礼素独秉。
素标垂青衫,不厌官踪冷。
抱牍雁凫行,色笑辨俄顷。
园涉寒未饯,和气君先领。
霜花吐幽香,烟柳发新颖。
大钧无私酬,播物厚兹境。
仁人所游居,寒威甘远屏。
要当均此施,草木清昼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