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李坚甫净居杂题一十三首·其三琴室》
《李坚甫净居杂题一十三首·其三琴室》全文
宋 / 文同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庚]韵

将何写幽意,有此古桐声。

为问好弹处,谁来听蟹行。

(0)
翻译
要如何表达深藏的意趣,只有这古老的梧桐声相伴。
试问何处能有佳人,以优雅的指法弹奏,谁能静心聆听这如同螃蟹爬行般的琴音。
注释
何:怎样,如何。
幽意:深远的意蕴,内心深处的情感。
古桐声:古老的梧桐树发出的声音,可能指琴声或自然界的风声。
为问:试问,询问。
好弹处:适合弹奏的好地方。
谁来听:谁能倾听。
蟹行:形容琴音如螃蟹爬行般,轻柔而有节奏。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画家、书法家、文学家文同的作品,收录于《李坚甫净居杂题》中。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自己的情感和哲思。

“将何写幽意”,这里的“幽意”指的是深远的情怀或是隐逸的生活态度。诗人想要表达这种幽静之意,却不知如何落笔。这句诗展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他渴望找到一种方式来抒发自己的情感。

“有此古桐声”,“古桐”指的是年久的梧桐树,常用以形容岁月悠长和历史沉厚。这里,“古桐声”很可能是指秋风过梧桐叶的声音,这声音在中国文化中往往被赋予深远、空旷之意。诗人通过“古桐声”,找到了表达幽意的途径。

“为问好弹处”,这句话表明诗人已经找到了一种方式来抒发自己的情感,那就是通过琴瑟(弹琴)。他在询问什么是好的弹奏之地,希望能在一个合适的地方,以音乐来传达自己的幽意。

“谁来听蟹行”,“蟹行”是古代对筝曲的一种称呼,这里指的是诗人自己弹奏的琴声。诗人在询问,有谁会来聆听他弹奏的乐章。这不仅是一个寻找知音的问题,也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对交流的渴望。

总体而言,诗人通过这短短四句,描绘了一幅深邃静谧的画面,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艺术创作、情感抒发以及与他人的精神沟通的渴望。

作者介绍
文同

文同
朝代:宋   字:与可   号:笑笑居士   籍贯:北宋梓州梓潼郡永泰县(今属四川绵阳市盐亭县)   生辰:1018~1079年

文同(1018~1079年),字与可,号笑笑居士、笑笑先生,人称石室先生。北宋梓州梓潼郡永泰县(今属四川省绵阳市盐亭县)人。著名画家、诗人。宋仁宗皇祐元年(1049年)进士,迁太常博士、集贤校理,历官邛州、大邑、陵州、洋州(今陕西洋县)等知州或知县。元丰初年,文同赴湖州(今浙江吴兴)就任,世人称文湖州。元丰二年(1079)正月二十日,文同在陈州(今河南省淮阳县)病逝,未到任而卒,享年61岁。
猜你喜欢

次韵方叔

江楼识面一跫然,语带烟霞似欲仙。

山雨竟寒清夜约,好风吹落碧云篇。

相逢客路思归日,几立梅花欲暮天。

有兴话诗吾傥住,一蓑须办雪溪船。

(0)

古岩

廿年前此借僧单,留得松声入梦寒。

岁月可惊吾辈老,风烟仍作故人看。

山泉与佛结茶供,石屋无人蚀藓瘢。

亭角雨晴秋更碧,断云片片泊栏干。

(0)

湖上八首·其八

鞦韆人散雨千丝,谁把秦笙隔院吹。

但觉小桥烟外柳,春风无力逞腰支。

(0)

行田·其一

屋头乌桕午阴密,牛与牧童相对眠。

不是官中催税急,十年前已学耕田。

(0)

自嘲

耕雨虽微负郭田,卧云不用买山钱。

春蓑健犊宁无语,又写前衔见集贤。

(0)

次韵杜监簿·其三

赢得萧萧两鬓秋,山城斗大转多忧。

人间纵有万钱鹤,身外何如十具牛。

(0)
诗词分类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诗人
贺兰进明 虞仲文 舒元舆 焦循 刘定之 李从善 嵇璜 鲍令晖 李元度 裴秀 傅尧俞 孔绍安 王播 范泰 林外 何晏 陈沆 范传正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