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当海内诎兵食,特拜司农为周急。
伟哉我公膺厚恩,曳履南来殚心力。
根本重地回空虚,能易嗷嗷为啧啧。
无人无我似浮云,足食足兵真报国。
公家吏部旧有名,会计度支先率职。
伍誉力崇倚眷殷,疏议宏才兼胆识。
胡为瑞凤千仞翔,欲作大鹏六月息。
力请天庭乞赐闲,百寮需赖何凭式。
予也小子更依依,与公爱弟况同籍。
趋送匪徒堂属情,相期端见栋梁植。
白门祖饯盛衣冠,绿野游娱暂文墨。
帝心简在卜金瓯,元老终为圣君翼。
时当海内诎兵食,特拜司农为周急。
伟哉我公膺厚恩,曳履南来殚心力。
根本重地回空虚,能易嗷嗷为啧啧。
无人无我似浮云,足食足兵真报国。
公家吏部旧有名,会计度支先率职。
伍誉力崇倚眷殷,疏议宏才兼胆识。
胡为瑞凤千仞翔,欲作大鹏六月息。
力请天庭乞赐闲,百寮需赖何凭式。
予也小子更依依,与公爱弟况同籍。
趋送匪徒堂属情,相期端见栋梁植。
白门祖饯盛衣冠,绿野游娱暂文墨。
帝心简在卜金瓯,元老终为圣君翼。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杨錥所作,名为《江上老渔行为赠大司农白阳毕老年丈请告荣归》。诗中描绘了对一位即将退休的大司农白阳毕老先生的敬仰之情,以及对其为国家鞠躬尽瘁、无私奉献精神的赞美。
诗的开头提到“时当海内诎兵食”,描述了国家在战乱后的艰难时期,而“特拜司农为周急”则表明这位大司农被特别任命以解决粮食问题。接下来,“伟哉我公膺厚恩,曳履南来殚心力”赞扬了大司农接受重任后,不辞辛劳,南下尽力解决民生问题的壮举。
“根本重地回空虚,能易嗷嗷为啧啧”表达了大司农通过他的努力,使原本空虚的地方变得繁荣,百姓从饥饿变为满足。接着,“无人无我似浮云,足食足兵真报国”进一步强调了大司农的无私奉献,他像浮云一样淡泊名利,却为国家带来了足够的食物和军队,真正报效了国家。
“公家吏部旧有名,会计度支先率职”赞扬了大司农在官场上的卓越表现,他精通财务,善于管理国家的财政。接下来,“伍誉力崇倚眷殷,疏议宏才兼胆识”进一步描述了大司农不仅有高超的才能,还有坚定的意志和胆识。
“胡为瑞凤千仞翔,欲作大鹏六月息”使用比喻手法,表达了大司农如同飞翔的瑞凤和大鹏,拥有远大的理想和抱负。然而,“力请天庭乞赐闲,百寮需赖何凭式”则暗示了大司农请求退休,希望能在晚年享受宁静生活,同时也表达了对国家的不舍和对后辈的期望。
最后,“予也小子更依依,与公爱弟况同籍。趋送匪徒堂属情,相期端见栋梁植。白门祖饯盛衣冠,绿野游娱暂文墨。帝心简在卜金瓯,元老终为圣君翼”表达了诗人对大司农的深厚情感,以及对他的尊敬和感激。同时,也预祝大司农在退休后的生活充满乐趣,并期待他能继续为国家贡献智慧和力量。
整首诗通过对大司农的赞美,展现了明代社会对于官员勤政爱民、无私奉献精神的高度评价,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前辈的敬仰之情。
旄头有精芒,胡骑猎秋草。
羽檄南渡河,边庭用兵早。
汉家爱征战,宿将今已老。
辛苦羽林儿,从戎榆关道。
一身救边速,烽火通蓟门。
前军飞鸟断,格斗尘沙昏。
寒日鼓声急,单于夜将奔。
当须徇忠义,身死报国恩。
令节重遨游,分镳应彩球。
骖驔回上苑,蹀躞绕通沟。
影就红尘没,光随赭汗流。
赏阑清景暮,歌舞乐时休。
玉殿论兵事,君王诏出征。
新除羽林将,曾破月支兵。
惯历塞垣险,能分部落情。
从今一战胜,不使虏尘生。
靓妆才罢粉痕新,迨晓风回散玉尘。
若遣有情应怅望,已兼残雪又兼春。
关西仕时俱稚容,彪彪之鬓始相逢。
天地变化县城改,独有故人交态在。
不言会合迹未并,犹以岁寒心相待。
洛阳居守寄酂侯,君著貂冠参运筹。
高阁连云骑省夜,新文会友凉风秋。
青袍白面昔携手,冉冉府趋君记否。
云分雨散十五年,始得一笑樽酒前。
未遑少留骤远别,况值旅雁鸣秋天。
二华旧游如梦想,他时再会何由缘。
赖君赠我郢中曲,别后相思被管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