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暝河桥,莺晴台苑,短策频惹春香。当时夜泊,温柔便入深乡。词韵窄,酒杯长。翦蜡花、壶箭催忙。共追游处,凌波翠陌,连棹横塘。
十年一梦凄凉。似西湖燕去,吴馆巢荒。重来万感,依前唤酒银罂。溪雨急,岸花狂。趁残鸦、飞过苍茫。故人楼上,凭谁指与,芳草斜阳。
柳暝河桥,莺晴台苑,短策频惹春香。当时夜泊,温柔便入深乡。词韵窄,酒杯长。翦蜡花、壶箭催忙。共追游处,凌波翠陌,连棹横塘。
十年一梦凄凉。似西湖燕去,吴馆巢荒。重来万感,依前唤酒银罂。溪雨急,岸花狂。趁残鸦、飞过苍茫。故人楼上,凭谁指与,芳草斜阳。
这首词作是由南宋时期的女词人吴文英所创,她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一幅生动的江景画卷,融入了深厚的情感和对过往美好记忆的追怀。
"柳暝河桥,莺晴台苑,短策频惹春香。"
开篇即以清新的意象展现眼前的自然美景:柳树在暮色中轻柔摇曳,河流旁边是莺鸟栖息的晴空下的台院,而那短小的船桨则不断触碰到春天特有的香气。这几句诗词不仅描绘了画面,更传达了一种淡淡的情愫。
"当时夜泊,温柔便入深乡。"
接着,词人写道在这个美好的时刻,他们选择了夜宿于此,环境的温柔似乎将他们带入一个深邃而宁静的乡村之中。这两句诗表达了一种对自然的融合和对内心世界的追求。
"词韵窄,酒杯长。剪蜡花、壶箭催忙。"
这几句则转向了人际交往与日常生活的场景,词韵窄可能暗示着交流中的情感深度,而酒杯之所以长,是因为需要在欢聚中不断斟酌。剪蜡花和壶箭催忙,则描写了一种匆忙却又不失温馨的生活节奏。
接下来的几句"共追游处,凌波翠陌,连棹横塘。十年一梦凄凉。似西湖燕去,吴馆巢荒。重来万感,依前唤酒银罂。溪雨急,岸花狂。趁残鸦、飞过苍茫。"则是对过去美好记忆的追怀和对现实的感慨。词人与亲朋好友共同游历的地方,如今只剩下凄凉的回忆;西湖边燕子归去,吴馆荒废,这些景象都让人不禁感叹时光易逝。而重返故地,只能用酒来唤起往昔情怀。溪水急流,岸上的花朵在狂风中摇曳,而残鸦则飞过那广阔而苍茫的天空。
最后两句"故人楼上,凭谁指与,芳草斜阳。"表达了对旧友的思念和对美好时光的留恋。在故人的楼上,词人似乎在询问谁能与之共享这份记忆,而那芳草下的斜阳,则是时间流转中最温柔的画面。
整首词作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和内心情感的深刻表达,勾勒出一个既美好又凄凉的世界。词人以个人情怀与历史时光交织,以独特的情感体验展现了宋代女性词人的艺术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