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宫今历几春秋,十里松杉石径幽。
率土尽传禅法象,谈空何怪晋风流。
茶铛有焰飞丹鹤,香殿无梁架赤虬。
欲到上方无觉处,白云苍栝共悠悠。
梵宫今历几春秋,十里松杉石径幽。
率土尽传禅法象,谈空何怪晋风流。
茶铛有焰飞丹鹤,香殿无梁架赤虬。
欲到上方无觉处,白云苍栝共悠悠。
这首诗描绘了灵谷寺的静谧与庄严。首句“梵宫今历几春秋”,以“梵宫”点出寺庙的宗教氛围,而“几春秋”则暗示时间的悠长,让人感受到历史的沉淀。接着,“十里松杉石径幽”一句,通过“十里”、“松杉”和“石径幽”三个意象,展现了寺庙周围环境的清幽与深邃,仿佛引领读者步入了一个远离尘嚣的世界。
“率土尽传禅法象,谈空何怪晋风流。”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寺庙的文化内涵,不仅传播着禅宗的教义,也体现了古代文人的风雅与智慧。这里的“晋风流”指的是晋代文人崇尚自然、追求精神自由的风尚,诗人在这里巧妙地将这一概念与寺庙的禅修联系起来,表现出一种超越时空的精神共鸣。
“茶铛有焰飞丹鹤,香殿无梁架赤虬。”这两句描绘了寺庙内日常生活的场景,通过“茶铛有焰”和“香殿无梁”的细节,营造了一种宁静祥和而又充满仪式感的氛围。特别是“飞丹鹤”和“架赤虬”的想象,既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性,也寓意着精神的升华与超脱。
最后,“欲到上方无觉处,白云苍栝共悠悠。”这两句表达了对灵谷寺至高境界的向往与追求,通过“上方无觉”和“白云苍栝”的意象,展现出一种超然物外、与天地同呼吸的境界。整首诗通过对灵谷寺环境、文化、生活和精神层面的描绘,展现了其独特的魅力和深远的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