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赠防江卒六首·其一》
《赠防江卒六首·其一》全文
宋 / 刘克庄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陌上行人甲在身,营中少妇泪痕新。

边城柳色连天碧,何必家山始有春。

(0)
注释
陌上:田野上。
行人:行走的人。
甲在身:身穿甲胄。
营中:军营中。
少妇:年轻的女子。
泪痕新:刚留下新的泪痕。
边城:边疆的城镇。
柳色:柳树的颜色。
连天碧:一望无际的绿色。
何必:何必只在。
家山:故乡。
始有春:才会有春天。
翻译
田野上的行人身披甲胄,军营中的少妇眼含新泪。
边疆城池的柳色一片碧绿,何须家乡才有春天的景象。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边塞生活的诗,通过对比鲜明的情境,展现了战争给普通人带来的深刻影响。开篇“陌上行人甲在身”一句,立刻设定了战时的氛围,“甲”象征着士兵的武装状态,而这位行人正处于战备之中,显示出紧张的战争气氛。紧接着“营中少妇泪痕新”则转向了战场背后的家庭与情感,这位少妇因丈夫离去而留下了新的泪痕,表达了战争带来的分离之痛。

诗歌随后转向自然景物,“边城柳色连天碧”,在这里,边城的柳树呈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绿色,它们似乎不受战乱影响,依旧茂盛地生长着。这一笔墨既描绘了边塞的美丽,也映射出了诗人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最后,“何必家山始有春”则是诗人的一种感慨。这里的“家山”代表着远离战乱、温暖而宁静的故土。“何必”表达了一种不需要的意思,似乎在说,只有当回到那座家乡的山上,才真正体会到春天的美好。这句话既是对战争中难以享受和平春色的感慨,也是诗人内心对于归属与和平生活的渴望。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比战争中的武装士兵、悲伤少妇与边塞自然景物,强烈地表达了战争带来的痛苦以及人们对于平静生活的向往。

作者介绍
刘克庄

刘克庄
朝代:宋   字:潜夫   号:后村   籍贯:福建莆田   生辰:1187~1269

刘克庄(1187年9月3日—1269年3月3日),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福建省莆田市人。南宋豪放派诗人、词人、诗论家。初为靖安主簿,后长期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诗属江湖诗派,作品数量丰富,内容开阔,多言谈时政,反映民生之作,早年学晚唐体,晚年诗风趋向江西诗派。词深受辛弃疾影响,多豪放之作,散文化、议论化倾向也较突出。作品收录在《后村先生大全集》中。
猜你喜欢

冰雪轩为汪廷俊赋

雪洁冰清色混融,开轩晏坐玉华中。

掬波洗砚流澌白,扫絮烹茶活火红。

夜半交辉惟皓月,春来解冻有条风。

呼儿简点梅消息,已漏寒香在水东。

(0)

重和凌交明游天长寺韵

步入香云一径深,宛然城市小山林。

地生清净金无垢,竹奏铿锵玉有音。

太守颜配应既醉,老僧头白尚能吟。

暮归不用留衣别,儒墨交游只此心。

(0)

芳树

芳树易零落,日月更推迁。

驾车骋骐骥,前途横巨川。

俯仰成寂寞,一身寄河边。

唐虞巳千载,蓬瀛巳渺然。

伤哉吴市卒,无计入桃源。

拟种东皋黍,难求负郭田。

对此尊中物,哀此芳树枝。

琼英与绿叶,西风随所吹。

(0)

东乡道中

兵戈犹忆十年前,此日东乡路不偏。

车马终朝闻振策,闾阎随处尽炊烟。

千山木落深冬景,古戍鸦啼积雪天。

远涉岂堪辞鞅掌,玺书珍重要敷宣。

(0)

荆门卓刀泉庙

千古英雄泪,孤亭土木身。

松萝蟠岁久,蘋藻逐时新。

杖策纡天步,挥刀仄日轮。

有泉堪饮马,灏气贯秋旻。

(0)

思乡

屈指光阴春复秋,乡心国思两牵愁。

行云流水无情思,每到花时不上楼。

(0)
诗词分类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诗人
陈赓 党怀英 杨炯 李壁 戎昱 张载 潘岳 薛逢 梁章钜 孙光宪 王处一 黄瑜 吴儆 李涉 晁迥 王尔烈 钱珝 王闿运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