禽孝传居俗,风痴动浃旬。
灵鳗旱天雨,圣米歉年莼。
江涨长如海,冬温恰似春。
鸡豚追伏腊,行路亦情亲。
禽孝传居俗,风痴动浃旬。
灵鳗旱天雨,圣米歉年莼。
江涨长如海,冬温恰似春。
鸡豚追伏腊,行路亦情亲。
这首诗描绘了乡村风俗和自然景象,以及人们在特定时节的生活状态。"禽孝传居俗",体现了鸟类对孝道的传承,可能是指鸟类在特定季节迁徙,象征着人们对家庭和传统的尊重。"风痴动浃旬",以风的痴情比喻农事活动持续一整月,展现了农耕文化的繁忙。
"灵鳗旱天雨",运用夸张手法,描述干旱时鳗鱼仿佛带来雨水,寓意村民们对丰收的期盼和对自然的敬畏。"圣米歉年莼",则表达了歉收之年人们对简单食物(如莼菜)的珍视。
"江涨长如海",形象地描绘了洪水泛滥的场景,可能暗示了自然灾害带来的影响。"冬温恰似春",则出人意料地写出了冬季的温暖,可能象征着邻里之间的温情互助。
最后两句"鸡豚追伏腊,行路亦情亲",写的是人们在伏日(农历六月三伏)杀鸡宰猪祭祀祖先,路上的行人也感受到这份节日的亲情氛围。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示了宋代乡村生活的真实与淳朴。
谢庭双玉树,呼为连城宝。
家授匡衡诗,青春弄缃缟。
结志成云虹,抽毫尽芳藻。
世上龌龊儒,立谈皆挫倒。
我梦吐凤凰,著书卧蓬葆。
闭关寡交游,藜藿未尝饱。
丈夫揽辔天下清,区区一室安足扫。
两贤通家独相念,绿竹萧斋过论讨。
伯氏昂藏千丈松,仲也温如明月皎。
初览章华骇边让,每读灵光羡文考。
何意清庙材,忽然随秋草。
吁嗟人年本蜉蜉,楚楚衣裳空自保。
古来彭聃久灰土,眼前富贵行枯槁。
惟伤二壁一时碎,为歌哭我平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