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挽杨母龙氏》
《挽杨母龙氏》全文
明 / 钟芳   形式: 古风

烈霜不剥松柏姿,隆栋能支风雨催。

恩勤鬻子子克家,一举来作璚庠师。

师资殊不恶,子贤母亦乐。

孰云儒官冷,青毡坐寂寞。

君不见楚人资畜富庄田,锱铢与母争缗钱。

又不见卫人去逐功名会,母死不归生冻馁。

何如一官清彻骨,生死相看长在目。

笋舆春色遍天涯,甘苦杯棬同藿菽。

外端士范内母仪,冰肌自瘠道自肥。

乃今扶榇返丘陇,山为恻楚川赍咨。

南风悠悠吹画鹢,三百六滩才一息。

纷纷得丧等秋毫,泫涕松楸思罔极。

(0)
鉴赏

此诗《挽杨母龙氏》由明代诗人钟芳所作,通过对比手法,赞美了杨母龙氏的高尚品德和对子女的无私奉献。诗中以“烈霜不剥松柏姿,隆栋能支风雨催”开篇,以松柏坚韧不拔的形象比喻杨母的品格,即使在逆境中也能支撑家庭,抵御生活的风雨。

接着,诗人通过“恩勤鬻子子克家,一举来作璚庠师”描绘了杨母教育子女的辛勤付出,以及子女成才后的荣耀,强调了母爱的力量。进一步,“师资殊不恶,子贤母亦乐”表达了母子之间的和谐关系,以及母亲对子女成功的喜悦。

“孰云儒官冷,青毡坐寂寞”一句,诗人以反问的形式,赞扬了杨母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并非因职位的冷清而感到寂寞。接下来的“君不见楚人资畜富庄田,锱铢与母争缗钱。又不见卫人去逐功名会,母死不归生冻馁”,通过对比楚人和卫人的行为,突出了杨母对子女的无私关爱,即使在物质贫乏时也坚守家庭责任。

“何如一官清彻骨,生死相看长在目”表达了对杨母高尚人格的赞美,她如同清官一般,无论生死都与家庭紧密相连。最后,“笋舆春色遍天涯,甘苦杯棬同藿菽”描绘了杨母生活中的甘苦与共,与家人共享生活的点滴。

“外端士范内母仪,冰肌自瘠道自肥”则赞美了杨母内外兼修的美德,即便身体消瘦,但道德品质却日益丰满。结尾部分“乃今扶榇返丘陇,山为恻楚川赍咨。南风悠悠吹画鹢,三百六滩才一息。纷纷得丧等秋毫,泫涕松楸思罔极”表达了对杨母去世的哀悼之情,以及对她一生贡献的无限怀念。

整首诗通过对杨母龙氏一生事迹的描绘,展现了她作为母亲的伟大形象,以及对家庭、教育事业的无私奉献精神,体现了中国古代社会对女性美德的高度赞扬。

作者介绍

钟芳
朝代:明   字:仲实   籍贯:明广东崖州   生辰:?—1544

( ?—1544)明广东崖州人,改籍琼山,字仲实。正德三年进士。嘉靖中累官至户部右侍郎。有《皇极经世图赞》、《续古今纪要》、《崖志略》、《钟筠溪家藏集》。
猜你喜欢

久别黄虚中忽会又别二诗道意

苹满烟沙柳满洲,绿荷风软转船头。
发篷亟作恁麽去,许事肯令如是休。
自有文章追洛下,莫缘誉处厌糟丘。
君能坐致钱流地,行达通明十二旒。

(0)

久雨三首

蚀余仍苦雨,犹尔晦阳晖。
浩浩陂三尺,家家水半扉。
汩陈非佛意,昏垫盖天机。
祈恳须冥造,当仁要达微。

(0)

林徽猷挽间二首

昔处朝廷日,坚持谏诤风。
宰司资大政,帝座识孤忠。
乌府无前匹,龙骧有旧功。
中兴追录处,耆德晨渊衷。

(0)

空城雀二首

寂寂空城雀,日暮寒且饥。
鼯鼠啼林端,豺虎夹路垂。
蒿间黄雀语黄口,吞声切莫图高栖。
汝不见当年连云宫馆散烟燎,歌台夹室今狐狸。
糟丘成烘壤,藜藿生酒池。
昔人自是不复改,今人始觉前人非。
今人昔人未为远,更望谁家门户归。

(0)

隆兴天子七月十三日亲享太庙先期风雨弥日及

雨脚如麻入夜深,飘风从雨拔山林。
守灯危坐不敢息,惟有皇天知此心。

(0)

送四子耜倅四明二首

高秋风月变新凉,老泪何堪不计双。
从此梦魂应逐汝,南云夜夜过鄞江。

(0)
诗词分类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诗人
柳开 李充 章良能 李亨 陈璚 曹振镛 刘珍 孙楚 段玉裁 周葵 任翻 董恂 刘晏 程宿 冯京 韩忠彦 陈尧叟 郑颢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