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兴寻芳,晴丝不断,忘却春光将老。
争传茂苑,花事澜翻,怎耐一天风扫?
齐女门前有园,白白红红,不知多少。
更轻盈杨柳,绿阴深处,暗藏苏小。
入门后,亭阁参差,游人稠沓,总向花溪喧闹。
幼舆独坐,丘壑增妍,燕语莺声俱好。
整日挥毫赋诗,把酒论文,二三年少。
取阳春曲送春归,春色依依回绕。
乘兴寻芳,晴丝不断,忘却春光将老。
争传茂苑,花事澜翻,怎耐一天风扫?
齐女门前有园,白白红红,不知多少。
更轻盈杨柳,绿阴深处,暗藏苏小。
入门后,亭阁参差,游人稠沓,总向花溪喧闹。
幼舆独坐,丘壑增妍,燕语莺声俱好。
整日挥毫赋诗,把酒论文,二三年少。
取阳春曲送春归,春色依依回绕。
这首《惜馀春慢》是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的钱肃润所作,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日花溪的美景与热闹场景,同时也融入了作者对春天即将逝去的感慨。
开篇“乘兴寻芳,晴丝不断,忘却春光将老”,诗人乘着兴致寻找春日的美景,晴空中的细丝仿佛连绵不绝,让人忘记了春光即将消逝的现实。接着“争传茂苑,花事澜翻,怎耐一天风扫”,茂盛的园林中花开正盛,如同波涛翻滚,但一场风来,又让这繁花似锦的景象显得脆弱而短暂。
“齐女门前有园,白白红红,不知多少”描绘了齐女家门前的花园,花朵色彩斑斓,数量众多,美不胜收。接下来“更轻盈杨柳,绿阴深处,暗藏苏小”,轻盈的杨柳在绿荫深处隐藏着苏小小这样的佳人,进一步渲染了花溪的幽静与神秘。
“入门后,亭阁参差,游人稠沓,总向花溪喧闹”写出了进入花溪后的景象,亭台楼阁错落有致,游人如织,喧嚣热闹,与前面的宁静形成对比,展现了春日花溪的另一面。
“幼舆独坐,丘壑增妍,燕语莺声俱好”,这里引用了晋代名士孙登(字幼舆)独坐山林、欣赏自然之美的典故,表达了作者在花溪中寻求心灵宁静的愿望。同时,丘壑之美因春日的到来而更加迷人,燕子的呢喃和黄莺的歌唱也增添了春日的生机与活力。
最后,“整日挥毫赋诗,把酒论文,二三年少”,描述了诗人与年轻朋友们整日沉浸在赋诗、饮酒、讨论学问的乐趣中,享受着青春的时光。而“取阳春曲送春归,春色依依回绕”则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与不舍,希望春天能够永远停留,用音乐和诗歌留住这份美好。
整体而言,这首词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春日花溪的美丽与热闹,同时也蕴含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之情。
近来彭泽,赋田园归去,陶然身逸。
百本沅兰当五柳,兴到吟诗摇笔。
二仲寻盟,三高作伴,山水之间出。
天然性癖,不堪岂为多虱?
曾记结缟家乡,联镳京里,异地情偏密。
阳羡风光君占取,招得九龙人一。玉女潭遥。
张公洞窈,何处堪容膝?松涛声彻,可能假我仙术。
早趁生涯,闹朝衙、杨花正飞晴昼。
露染烟滋,白嫩红娇,却喜年年依旧。
纤腰知是春前瘦,招伴侣、无端僝僽。
雕栏畔、枝头正放,几回相就。羡尔输将恐后。
玲珑甚重房,暗通虚牖。
只为辛勤,甜到中边,刚好一冬厮守。
寻芳也有痴蝴蝶,问秋老、逍遥能否。
长傍着、空梁燕巢似斗。
有酒何劳月。尽拈毫、醉乘吟兴,调翻镂月。
却喜珠玑酬满箧,更许弟昆批月。
笑孺子、也随哦月。
绮幄独怜香翠隐,羡簪花、眉敛还携月。
闲参个,僧敲月。狂哉大阮偏嘲月。
昵柔乡、巫云梦隔,只怀闺月。
惭我巴词裒郢雪,搜却几多风月。
差不负、这宵缺月。
玳瑁且装成,艳事芬流,留取争评月。
拚岁岁,重浇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