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南山北雨翻盘,聒耳泉声白昼寒。
欲向空林较晴雨,扶藜须对晚霞看。
山南山北雨翻盘,聒耳泉声白昼寒。
欲向空林较晴雨,扶藜须对晚霞看。
这首诗描绘了夜晚雨中的山林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宁静与深邃。首句“山南山北雨翻盘”以动态的描绘开篇,将山峰之间的雨水倾泻比作翻盘,生动地展现了雨势之大,营造出一种磅礴的气势。接着,“聒耳泉声白昼寒”一句,转而聚焦于雨后泉水的声响,即使在白天也显得寒冷而嘈杂,通过听觉和触觉的对比,强化了雨后环境的清冷氛围。
“欲向空林较晴雨”表达了诗人想要在空旷的林间分辨雨后的晴朗与湿润的心情,体现了他对自然现象的好奇与探索精神。“扶藜须对晚霞看”则给出了答案,即在傍晚时分,借助手杖(藜杖)的支撑,面对绚烂的晚霞,可以更直观地感受到雨后天空的变化,暗示了自然之美不仅在于风雨的壮观,更在于雨后宁静而多彩的景象。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雨后山林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自然界的多面性,既有风雨交加的壮丽,也有雨后宁静的美丽,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对生活细节的敏锐观察。
上世重立功,后世重立言。
此间关运会,穷达何足论。
玄圭锡大禹,万古流安澜。
姬公洪制作,能令百代遵。
下此虽乘时,时移绩已沦。
况复但素餐,崇高以自尊。
韦布潜草泽,胸臆罗星辰。
俯仰阅今古,万载如朝昏。
淑身为世范,抱道忘贱贫。
当时莫能用,括囊葆其真。
时复发所蕴,出语惊天人。
幽隐莫能遁,众象穷精魂。
书成世莫识,自足雄千春。
流传如日月,赫赫光乾坤。
造物位奇士,岂与寻常伦。
轩冕膺旦夕,安足荣其身。
立言诚至重,吾辈宜邅迍。
埏埴随大造,结沫亦已危。
人命如朝露,人心若阳晖。
阳晖酷煎曝,朝露宁不晞。
蜉蝣延刻晌,蝼蚁营寸壤。
宁知不崇朝,方作百年想。
人生无智愚,同入梦中趋。
在梦无不有,梦去成空虚。
富贵乐难久,贫贱亦须臾。
万象不停睫,荣悴何足吁。
所以古至人,离幻保真如。
况我年半百,秋霜满鬓须。
此身非我有,身外何所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