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客中遇寒食二首·其二》
《客中遇寒食二首·其二》全文
元 / 洪希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桑柘村村已禁烟,萧条井邑傍山前。

了无诗酒空三月,如此时光又一年。

对景莺花如寄尔,见人儿女倍潸然。

业儒不及为农好,麦已登场蚕又眠。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典型的乡村寒食节景象,充满了浓郁的生活气息和深沉的情感。首句“桑柘村村已禁烟”,点明了时节与习俗,桑柘树下,村民们已经停止了烧火做饭,这既是寒食节的习俗体现,也暗示着一种肃穆与静谧的氛围。接着,“萧条井邑傍山前”一句,通过“萧条”二字,渲染出寒食节期间乡村的冷清与寂寥,而“傍山前”的描述,则将画面拉远,赋予了场景以空间感。

“了无诗酒空三月,如此时光又一年。”这两句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对于时间流逝的感慨。在过去的三个月里,没有诗酒相伴的日子显得格外漫长,而如今寒食节的到来,又意味着新的一年即将过去。这种对时间的敏感感知,既是对生活的细腻观察,也是对生命流转的深刻思考。

“对景莺花如寄尔,见人儿女倍潸然。”诗人借景抒情,以莺啼花开的春日美景反衬内心的孤独与哀愁。莺鸟的鸣叫、花朵的绽放,本是生机勃勃的象征,但在诗人眼中却如同寄居于此,显得格外凄凉。见到乡亲们的儿女,更引发了他对自己人生境遇的感慨,不禁泪眼婆娑。这一句中的“倍”字,强调了情感的强烈程度,使得整首诗的情感表达更加丰富和深刻。

最后,“业儒不及为农好,麦已登场蚕又眠。”诗人通过对比,表达了自己对农耕生活的向往和羡慕。在诗人看来,虽然读书人追求学问,但与农民相比,似乎少了那份与土地、自然和谐共生的幸福感。麦子已经收割,蚕儿也进入了休眠期,这些自然界的循环,给农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获和满足感,而这是读书人所难以企及的。

整首诗通过对寒食节乡村景象的描绘,以及诗人内心情感的细腻抒发,展现了元代社会背景下人们对于生活、时间、自然以及自身处境的深刻思考。语言质朴,情感真挚,富有感染力,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

作者介绍

洪希文
朝代:元   号:去华山人   籍贯:莆田

元(公元一二八二年至一三六六年)字汝质,号去华山人,莆田人,洪岩虎之子。生于元世祖至元十九年,卒于惠宗至正二十六年,年八十五岁。尝官训导。希文的诗风,清遒激壮,有续轩渠集十卷,《四库总目》行于世。
猜你喜欢

题画八首·其七

松响寒涛壑喷霞,万山烟雨落灯花。

故人昨夜沧江约,独自临风怅碧纱。

(0)

近京

泥雨浃旬馀,晨光发玉除。

两行瀛海树,一饭鄚州鱼。

漫刺烦相向,乔柯想旧居。

识途高马齿,努力尚盐车。

(0)

禺阳杂诗·其二

几湾灵鹫绕,无数妙峰攒。

上界成龙象,寥天寄鹄鸾。

观身达磨石,御气葛仙坛。

欲见轩辕世,山中自不难。

(0)

看北海碑

掌故半信疑,图经杳难按。

龙门积石间,疏凿有崖畔。

显兹七曜古,谁为斩荒蔓。

昔在五代初,居圉浑未判。

贞观及开元,踵接词臣窜。

每读题壁诗,吊古馀泚汗。

北海诚天人,独漉掞天翰。

发挥岩壑幽,顽石点头看。

向来冗葛藤,居然一刀断。

如彼老充国,聚米罗前案。

一览星目境,何翅身陟玩。

玉韫并珠含,媚艳耀云汉。

千秋一片石,对语增悽惋。

(0)

咏雪·其二

乍逢天女散花时,纵有槎枒亦发枝。

与月争衡铺野阔,因风翻舞下阶迟。

陶家烹去聊生韵,檐雀衔来不疗饥。

多少浓华遭阻压,独馀松柏未能欺。

(0)

宝地苍霞

霞山何代辟,宝额昔贤题。

入望诸天近,淩空万象低。

霞光开混沌,亭树倚菩提。

仙侣曾游地,真人比托栖。

为霖占异石,迎日出丹梯。

紫气东山起,高标北斗齐。

衣裳裁散绮,服食掇晴霓。

台岭朝河建,襄城夜不迷。

景光知可仰,敢自隔扳跻。

(0)
诗词分类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诗人
康海 林景熙 寇准 厉鹗 陈基 陈文蔚 沈曾植 项鸿祚 石介 陈允平 马祖常 袁凯 汤显祖 卢照邻 赵构 于石 李群玉 刘挚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