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多林屋冠青山,长子成孙鬓未斑。
问我乡原何处是?半生江海未知还。
无多林屋冠青山,长子成孙鬓未斑。
问我乡原何处是?半生江海未知还。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居在山间的老人形象。"无多林屋冠青山",寥寥几笔勾勒出老者居住的环境,简朴的小屋坐落在青翠的山峦之中,显示出他与自然的和谐共处。"长子成孙鬓未斑",说明老人年事已高,但子孙繁衍,自己却仍保持着青春般的活力,未见明显的老态。
"问我乡原何处是",老人的发问透露出对故乡的深深怀念,但又似乎对人生的归宿感到迷茫,不知真正的故乡究竟在哪里。"半生江海未知还",诗人暗示了老人一生漂泊不定,或许曾在江海间度过大半时光,但至今仍未回归故土,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哀愁和对安定生活的渴望。
整体来看,这是一首寓言式的诗,通过老者的形象,表达了人生旅途中的迷茫、怀念和对归宿的追寻,展现了元代文人对生活哲理的深沉思考。
所思定何方,渺然羌山麓。
别来经一年,不寄书一幅。
忆在元真馆,与君同饮缸。
论文久未去,夜雪打寒窗。
明朝款君门,箯舆踏残雪。
尊前听君谈,意气排凛冽。
雪中两相过,把酒俱留连。
岂同剡溪去,兴尽回酒船。
今年走东吴,无复相邂逅。
遭回行路难,归已三月后。
逢君所知人,颇尝问君安。
犹闻卧苫块,毁棘今栾栾。
君家所娇儿,闻已去怀抱。
昔我尝见之,瑶环实娟好。
我归卧衡门,愁君亦如君。
淋雨子桑病,敝冠原宪贫。
此怀其谁语,思君何能已。
寄声劳苦君,兼问两季子。
翠叶蕃夏初,清阴胜花时。
闭关轨长埽,步屧园屡窥。
青青溪中蒲,移植井之湄。
下有九节根,服食可不迷。
往时手种桃,只今与檐齐。
枝间有美实,少日将成蹊。
采菊香满襜,撷荠甘如饴。
箨龙露新绿,椅梧长孙枝。
观身要若蕉,卫足当如葵。
节怜孤筠直,恶戒蔓草滋。
天津白玉郎,看花惊洛师。
吾人守环堵,草木相娱嬉。
逍遥各自适,慎勿相唐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