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广州竹枝词·其五》
《广州竹枝词·其五》全文
明 / 屈大均   形式: 词  词牌: 竹枝   押[寒]韵

十字钱多是大官,官兵枉向澳门盘。

东西洋货先呈样,白黑番奴拥白丹。

(0)
鉴赏

这首《广州竹枝词(其五)》由明末清初的诗人屈大均所作,通过对广州这一繁华商埠的生动描绘,展现了当时社会经济与文化生活的一个侧面。

首句“十字钱多是大官”,以“十字钱”为切入点,形象地描绘了广州作为商贸重镇的繁荣景象。在古代,货币的流通反映了经济活动的活跃程度,而“十字钱”在这里可能象征着财富与权力的集中,暗示大官们在经济活动中占据主导地位。

次句“官兵枉向澳门盘”,则以讽刺的口吻指出,尽管官兵们可能在澳门驻守,但真正的商业活动和权力中心却在广州。这里通过对比澳门与广州的地位,揭示了广州在当时作为贸易枢纽的重要性。

接下来,“东西洋货先呈样”,强调了广州作为国际交流的重要窗口,各种来自世界各地的商品首先在此展示,体现了广州在国际贸易中的领先地位。这不仅丰富了当地市场,也促进了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最后一句“白黑番奴拥白丹”,描绘了广州多元化的社会构成。其中,“白丹”可能是指白人与黑人的混血儿,或是对不同肤色人群的泛称,反映出广州作为开放城市,接纳了来自不同种族和文化背景的人群。这句话既展示了广州的包容性,也暗示了当时社会中种族融合的现象。

整体而言,《广州竹枝词(其五)》通过细腻的观察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明末清初广州作为商贸重镇的独特魅力,以及当时社会经济与文化生活的丰富多彩。

作者介绍
屈大均

屈大均
朝代:明   字:翁山、介子   号:莱圃   籍贯:广东番禺   生辰:1630—1696

屈大均(1630—1696),初名邵龙,又名邵隆,号非池,字骚余,又字翁山、介子,号菜圃,汉族,广东番禺人。明末清初著名学者、诗人,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有“广东徐霞客”的美称。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避祸为僧,中年仍改儒服。诗有李白、屈原的遗风,著作多毁于雍正、乾隆两朝,后人辑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
猜你喜欢

听歌六绝句·听都子歌

都子新歌有性灵,一声格转已堪听。
更听唱到嫦娥字,犹有樊家旧典刑。

(0)

除夜言怀,兼赠张常侍

三百六旬今夜尽,六十四年明日催。
不用叹身随日老,亦须知寿逐年来。
加添雪兴凭毡帐,消杀春愁付酒杯。
唯恨诗成君去后,红笺纸卷为谁开。

(0)

雨歇池上

檐前微雨歇,池上凉风起。
桥竹碧鲜鲜,岸移莎靡靡。
苍然古苔石,清浅平流水。
何言中门前,便是深山里。
双僮侍坐卧。
一杖扶行止。
饥闻麻粥香,渴觉云汤美。
平生所好物,今日多在此。
此外更何思?
市朝心已矣!

(0)

两朱阁

两朱阁,南北相对起。
借问何人家,贞元双帝子。
帝子吹箫双得仙,五云飘飖飞上天。
第宅亭台不将去,化为佛寺在人间。
妆阁伎楼何寂静,柳似舞腰池似镜。
花落黄昏悄悄时,不闻歌吹闻钟磬。
寺门敕榜金字书,尼院佛庭宽有馀。
青苔明月多闲地,比屋疲人无处居。
忆昨平阳宅初置,吞并平人几家地。
仙去双双作梵宫,渐恐人间尽为寺。

(0)

翰林院中感秋怀王质夫 王居仙游山。

何处感时节,新蝉禁中闻。
宫槐有秋意,风夕花纷纷。
寄迹鸳鹭行,归心鸥鹤群。
唯有王居士,知予忆白云。
何日仙游寺,潭前秋见君?

(0)

春题华阳观 观即华阳公主故宅,有旧内人存

帝子吹箫逐凤凰,空留仙洞号华阳。
落花何处堪惆怅,头白宫人扫影堂。

(0)
诗词分类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诗人
钱士升 王献之 元载 瞿汝稷 阎长言 陈邦瞻 程梦星 徐勉 石崇 王钦若 张柬之 崔骃 真可 严蕊 武平一 归庄 陈宝箴 李延年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