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堤过竹所,履声惊龟鱼。
人生适意耳,何必驷马车。
沿堤过竹所,履声惊龟鱼。
人生适意耳,何必驷马车。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一处风景如画的水竹之地散步的情景。"沿堤过竹所,履声惊龟鱼"两句通过细腻的语言表达了行走时竹叶摩擦的声音连同脚步声轻轻惊扰着栖息在水中的乌龟和鱼,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生动的画面。诗人借此传递了一种宁静与和谐共存的情感。
接着,"人生适意耳,何必驷马车"两句则表达了诗人的哲思。"适意"指的是心情舒畅,无所追求,而"驷马车"象征着世俗的奢华与快节奏生活。诗人通过对比,提倡一种简单自然、顺应天性的生活态度,认为人生最重要的是享受内心的宁静和满足,不必追求外在的豪华和速度。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之美的描绘,以及对生命意义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平和与清醒。
竹屋似禽笼,仰见初生魄。
苦被天风吹,斜舒惨澹白。
可惜好清光,天涯照孤客。
谁将玉作钩,使我归无策。
俄焉化明镜,依然大海隔。
西堕东复升,不见身生翮。
蟾蜍本无家,遂觉天路窄。
怨怼我心讹,含情同脉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