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松雪画兰》
《松雪画兰》全文
清 / 弘瞻   形式: 古风

昨宵有梦落空谷,开匣氤氲香满幅。

鸥波亭畔好春光,露凝点点风扬扬。

巧从瓷斗开生面,笔阵纵横墨花灿。

天目山坳彷佛逢,至元款识寻常见。

夙闻画马殊有神,风毛雾鬣看犹新。

换手忽传林下态,多情应对管夫人。

敷荣讵肯同萧艾,嫩叶千茎绿玉碎。

小窗展对读《离骚》,可许楚臣纫作佩。

九畹幽芳静裹含,秋来摇落有谁探。

一拳瘦石根无土,珍重同时郑所南。

(0)
鉴赏

这首诗名为《松雪画兰》,是清代诗人弘瞻的作品。诗中描绘了一幅梦境中的画面,以细腻的笔触赞美了一幅松雪画中的兰花。首句“昨宵有梦落空谷”,以梦境起兴,引出画作的出场。接下来的“开匣氤氲香满幅”描绘了打开画轴时,香气四溢的场景,暗示画中兰香与艺术的交融。

“鸥波亭畔好春光”则将视线转向画中的具体环境,鸥波亭边的春光与兰花相映成趣。“巧从瓷斗开生面”赞美画家的巧妙技艺,如瓷器般精细生动。“天目山坳彷佛逢,至元款识寻常见”则提及画作可能出自天目山一带,且具有元代风格,显示出画作的历史价值。

“夙闻画马殊有神,风毛雾鬣看犹新”是对画中其他元素的赞赏,可能指画中还有骏马,其神韵犹在眼前。“换手忽传林下态,多情应对管夫人”进一步描述画中兰花的自然姿态,仿佛能感知情感,呼应了管夫人的形象,增加了画作的情感深度。

“敷荣讵肯同萧艾,嫩叶千茎绿玉碎”赞美兰花的生机盎然,即使在对比中也显得高洁。“小窗展对读《离骚》,可许楚臣纫作佩”借屈原的典故,表达对兰花品格的认同,视其为高尚之物。

最后两句“九畹幽芳静裹含,秋来摇落有谁探”感慨兰花的幽雅和孤独,虽无人欣赏,但仍保持其高洁。“一拳瘦石根无土,珍重同时郑所南”以郑所南自比,表达对画作及兰花的珍视,寓意即使身处困境,也要坚守高洁。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描绘,展现了松雪画兰的艺术魅力和诗人对兰花品格的赞美。

作者介绍

弘瞻
朝代:清

(?—1765)清宗室,世宗第七子。幼受业于沈德潜。善诗词。出为果亲王允礼之后,嗣爵为郡王。好货殖,曾开煤窑以夺民产。卒谥恭。
猜你喜欢

春晚同数客游灵岩广化寺书所见

塔外青山匝四围,涧边流水绕松扉。

白云一坞僧常住,红杏数枝春渐归。

雨足人牛耕旷野,山深鸟雀哢晴晖。

长廊响屧皆明禁,口自忘言心自非。

(0)

书夏政斋欠伸背面美人图

䰀鬌高髻宫样妆,天风飘飘云锦裳。

心华未肯开桃李,纵有粉黛难辉光。

怪渠何事长背面,百岁风花能几见。

云收雨散易伤神,齐鲁姬姜颜色变。

当时画史笔亦神,风流酝藉作欠伸。

丹青意在毫素外,纵使貌得非天人。

可怜前代汗青史,薄命佳人类如此。

几多宠极爱歇时,失意长门暗宫里。

老人耳冷不欲闻,世人儿子徒缤纷。

摩挲喜见法眼净,为君起炷炉中熏。

(0)

怀友

美人不可见,烟雨一登楼。

隔岸谁家竹,娟娟不解愁。

(0)

题柯敬仲梅

点点苔枝缀玉,疏疏檀蕊凝香。

还记当年月色,箫声暗度宫墙。

(0)

天冠山同诸学士为祝丹阳赋·其四石人峰

临风衣自整,对月影偏长。

独立经寒暑,真成石作肠。

(0)

舟行得风

江豚卬鼻濆惊波,秋来江风西北多。

掣帆鼓篷疾于电,银屋怒拥高嵯峨。

江南江北青山色,著意相看忽如失。

我行小迟亦何害,人生取快宁多得。

贾人舟子勿啸呼,野有垂泣耕田夫,三月不雨田水枯。

(0)
诗词分类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诗人
何胤 薛曜 李致远 留正 刘旦 龙仁夫 钱福 冯应榴 玄觉 刘知几 江标 章纶 柴中行 薛式 戴名世 周锡渭 许圉师 陆诜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