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乾元中寓居同谷县作歌七首·其四》
《乾元中寓居同谷县作歌七首·其四》全文
唐 / 杜甫   形式: 古风

有妹有妹在钟离,良人早殁诸孤痴。

长淮浪高蛟龙怒,十年不见来何时。

扁舟欲往箭满眼,杳杳南国多旌旗。

呜呼四歌兮歌四奏,林猿为我啼清昼。

(0)
翻译
有个妹妹在钟离,丈夫早逝留下孤儿们。
淮河波涛汹涌似蛟龙发怒,十年了不知她何时能再来。
我乘小舟想去寻找,眼中满是南国飘扬的旗帜。
哎呀,我唱了四遍歌,白日间山林中的猿猴也为我悲鸣。
注释
有妹:有个妹妹。
良人:丈夫。
早殁:早逝。
诸孤痴:众多孤儿。
长淮:长淮河。
蛟龙怒:波涛汹涌。
扁舟:小舟。
杳杳:遥远。
南国:南方。
旌旗:旗帜。
呜呼:哎呀。
四歌:四遍歌。
林猿:山林中的猿猴。
啼清昼:悲鸣于白日。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种深沉的哀愁与无奈,通过对自然景象的刻画和内心情感的抒发,表达了诗人对于逝去时光和失去亲人的哀痛。首句“有妹有妹在钟离”中,“妹”字反复出现,传递出一种难以排遣的思念之情。接着“良人早殁诸孤痴”一句,则表现了诗人对于逝者深切的怀念和悲痛。

第三句“长淮浪高蛟龙怒”中,“长淮”指的是长江下游地区,而“蛟龙怒”则形象地描绘出水势汹涌、波涛澎湃的情景,暗示着诗人内心的不平静与愤懑。紧接着的“十年不见来何时”表达了诗人对于久违的故土和亲人的深切思念,以及对往昔岁月难以挽回的无奈。

在后面的两句中,“扁舟欲往箭满眼,杳杳南国多旌旗”,“扁舟”形容小船摇晃不定,而“箭满眼”则是说四周充满了敌对的箭矢,显示出诗人所处的危险与困境。“杳杳南国多旌旗”一句,则通过对南方战乱场景的描绘,增强了诗歌的历史感和悲剧色彩。

最后两句“呜呼四歌兮歌四奏,林猿为我啼清昼”,诗人通过对自然界声音的描写,表达了内心深处的忧伤与无声的哭泣。其中,“林猿”指的是林间的猿猴叫声,而“啼清昼”则形容它们的叫声清脆而悠长,仿佛在为诗人鸣唱。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和内心情感的交织,展现了诗人面对离别、死亡与历史变迁时深沉的哀伤与无力感。

作者介绍
杜甫

杜甫
朝代:唐   字:子美   籍贯: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   生辰:712-770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汉族,本襄阳人,后徙河南巩县。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杜甫创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
猜你喜欢

访吴登不值承见寄三绝句赋此为答·其二

蹈海惜珠沈,归来偶溪涨。

忽见明月光,居然开老蚌。

(0)

嘉则长卿复以五言绝句二十首博和有如乐府者有如咏史者漫为倚答当更许我事不许我情也仰山师云神道则不无佛法须还老夫在一笑·其一避雨陵

昔闻六龙驾,蜿蜒二陵间。

至今风雨后,清跸满空山。

(0)

题画·其五

茅君挟二弟,去骑三白鹄。

良常西南垂,可能借人宿。

(0)

铁塔

当时铁轮王,建此七宝树。

风送黑云归,岩栖不知处。

(0)

庚寅元日立春祝圣毕始以红锦袍谒陵

腊意将归爆竹催,争依仙仗集蓬莱。

尧樽荐柏条风入,汉省呼嵩瑞霭回。

原庙渐传银钥启,祠官新睹锦袍来。

不知春至真多少,明日东郊探早梅。

(0)

助甫中丞解夏州节候次新蔡里中得二律寄之·其二

解组归来乐自余,胎簪桐柏绕君庐。

依然上蔡东门猎,不害中山满箧书。

万事总输文苑在,百年难共酒人疏。

老夫丘壑差无恙,好为相思一命车。

(0)
诗词分类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诗人
傅察 龚翔麟 张乔 魏学洢 李若水 张伯端 徐玑 裘万顷 柳亚子 叶恭绰 胡曾 朱庆馀 赵师秀 王勃 熊琏 李频 韩翃 于右任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