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秋日》
《秋日》全文
宋 / 王铚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半落庭前叶,始知秋意新。

风严柳疏细,霜薄水清匀。

句里存佳景,诗中见古人。

一峰矜绝态,云外掩孤颦。

(0)
翻译
树叶开始在庭院中落下,我才感受到秋天的新鲜气息。
秋风严厉,柳树稀疏,显得格外细致;霜轻如薄纱,水面清澈均匀。
诗句中蕴含着美好的景色,从中可以看到古人的智慧和情感。
山峰独自挺立,姿态独特,被云雾遮掩,仿佛孤独地皱眉。
注释
半落:开始落下。
庭前:庭院之中。
秋意:秋天的气息。
风严:秋风凛冽。
柳疏:柳树稀疏。
霜薄:霜降轻微。
水清匀:水面清澈均匀。
存:存在。
佳景:美景。
古人:古代诗人。
一峰:一座山峰。
矜绝态:姿态独特。
孤颦:孤独地皱眉。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秋的图景,通过对自然界细腻描写,抒发了诗人对秋天新鲜意境的感受。首句“半落庭前叶”透露出秋季已经来临,但并未完全到来,只是庭院前的树叶开始轻微地飘落,这是一个转换之际,也是秋意最为脆弱和美好的时候。

接下来的“始知秋意新”则表达了诗人在这个时刻对秋天的初步认识和感受,似乎是在告诫读者,真正的秋天不仅仅是叶落,更有其独特的韵味。紧接着,“风严柳疏细,霜薄水清匀”进一步渲染了秋日的景象,其中“风严”指的是秋风渐紧,“柳疏细”则形容树木在秋风中变得稀疏而枝叶细小;“霜薄”意味着初霜已经降临,而“水清匀”则表现了水面在秋日的澄清平和。

中间两句“句里存佳景,诗中见古人”是对前人的文学作品中的美好意境进行回味,同时也强调了诗歌作为传承文化的一种方式。这里,“句里存佳景”指的是通过诗句可以体现出美好的自然景致;“诗中见古人”则表明在诗歌之中,可以感受到前人的精神和气韵。

最后两句“一峰矜绝态,云外掩孤颦”描绘了一幅山峦与云雾交织的画面,其中,“一峰矜绝态”可能是指某个特定的山峰在秋日的独特姿态;“云外掩孤颦”则形容云层之外,隐约可见的山峰轮廓,如同掩藏着某种孤独的情怀。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致观察和内心情感的真实抒发,展现了诗人对于秋天美好景象的深刻感悟以及文学艺术的传承之美。

作者介绍

王铚
朝代:宋

王铚,生卒年月不详。字性之,自号汝阴老民,世称雪溪先生。高宗建炎四年(1130),纂集太宗以来兵制。绍兴四年(1134)书成,赐名《枢庭备检》。后罢为右承事郎,主管台州崇道观,续上《七朝国史》等。九年,为湖南安抚司参议官。晚年,遭受秦桧的摒斥,避地剡溪山中,日以觞咏自娱。 
猜你喜欢

吴舍人明可徙居同徐子与刘子成二比部夜集得书字

仙郎近卜居,几乘载图书。

邻里通名后,墙头过酒初。

漏沉丹禁远,烛动碧窗虚。

补衮才无暇,明朝向石渠。

(0)

寄靳太守子鲁

花发上林时,君行我在兹。

三春不相见,千里自同思。

白发留燕市,青蘋寄楚词。

郡楼应独眺,未拟北来期。

(0)

寄怀苏廷圭先生

勾漏辞官早,丹砂不易成。

门閒二水合,天远一鸿轻。

为客幽期过,悲秋白发生。

菊花谁共采,风雨独含情。

(0)

九日方晦叔同登北城楼兼示真上人二首·其二

登高有惠远,揽胜即庐山。

幽事知谁重,浮生得此间。

乾坤惟旧侣,霜露各衰颜。

莫待黄花老,明朝更一攀。

(0)

京师大雨

夜来雨何急,睡起问儿曹。

秋响门前水,寒生树里涛。

素居邻市井,老计托风骚。

好为冲泥去,新丰贳浊醪。

(0)

海上纪事十四首·其十三

海水茫茫到日东,倭来恍惚去无踪。

宝山新见天兵下,百万貔貅属总戎。

(0)
诗词分类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诗人
薛令之 范缜 邢邵 韩缜 于良史 黄龟年 王应麟 钱士升 王献之 元载 瞿汝稷 阎长言 陈邦瞻 程梦星 徐勉 石崇 王钦若 张柬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