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道青莲入翠微,金鳌海上数峰奇。
楼前风满潮来急,檐外山高月到迟。
僧语夜深松子落,客吟春尽□花知。
日西又立溪桥马,呼酒长亭唱《柳枝》。
石道青莲入翠微,金鳌海上数峰奇。
楼前风满潮来急,檐外山高月到迟。
僧语夜深松子落,客吟春尽□花知。
日西又立溪桥马,呼酒长亭唱《柳枝》。
这首元代诗人张天英的《鳌峰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富有禅意的山寺景象。诗中运用了丰富的自然元素和生动的场景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刻感悟与独特情感。
首联“石道青莲入翠微,金鳌海上数峰奇”,开篇即以“石道”、“青莲”、“翠微”、“金鳌”、“数峰奇”等词语构建出一幅山间小径蜿蜒,青莲点缀其间,群峰耸立于碧波之上的壮丽画面,金鳌象征着海中的神物,增加了神秘与奇幻的色彩,展现出鳌峰寺所在之地的非凡之处。
颔联“楼前风满潮来急,檐外山高月到迟”,进一步描绘了寺前的动态景象。风满楼前,潮水汹涌而来,显示出一种力量与速度之美;而檐外的高山则让月亮显得姗姗来迟,营造出一种时间的缓慢流动感,暗示着宁静与和谐的氛围。
颈联“僧语夜深松子落,客吟春尽□花知”,通过僧人深夜的对话与松子的掉落,以及客人在春末时节的吟诵,将时间的流逝与自然界的变迁巧妙地融合在一起,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同时也暗示了生命的短暂与禅宗的智慧。
尾联“日西又立溪桥马,呼酒长亭唱《柳枝》”,描绘了日落时分,诗人独自站在溪边的桥上,等待着夜晚的到来。在长亭中,他或许会与友人相聚,饮酒畅谈,唱起《柳枝》这样的传统曲目,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生活的热爱。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情感的深入挖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与对生活哲理的思考,充满了浓厚的诗意和禅意,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