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竹枕》
《竹枕》全文
宋 / 朱翌   形式: 古风

方床洗湘斑,夏簟织蕲笛。

谁与同卧起,青奴甚相得。

嘉哉直节君,契分近愈密。

深林捕猫头,乃复枕上膝。

直从无热天,径下清凉国。

早晚报平安,一觉我自适。

梦中从我游,子猷推第一。

(0)
注释
湘斑:湘竹上的天然纹理。
蕲笛:蕲州地区生产的竹笛。
青奴:侍童或仆人名,指亲近的人。
直节:形容人的正直品格。
契分:情谊、交情。
猫头:猫头鹰,古人常以猫头鹰象征智慧。
膝:这里指人的膝盖,代指亲近的人。
无热天:极热的天气。
清凉国:比喻理想中的清凉世界。
子猷:王徽之,东晋名士,以其高雅脱俗闻名。
翻译
方床洗净了湘竹上的斑点,夏天的竹席编织着蕲州的笛声。
谁能和我同睡共起,青奴(侍童)与我十分投合。
真好啊,正直的你,我们的交情更加亲密。
在深林中捕捉猫头鹰,竟又在枕边倾听你的膝音。
直接从炎热的夏日,步入清凉的世界。
早晚都向我报平安,一觉醒来我感到无比舒适。
梦中你陪伴我游历,子猷(王徽之,知名书法家,善琴,有高洁之风)称赞你是最佳伴侣。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而闲适的生活场景,诗人在凉爽的夏夜中,以一块竹制枕头作为仰卧之物,感受着清风拂面。"方床洗湘斑"表明夜色已深,月光如水一般洒满床榻;"夏簟织蕲笛"则是诗人在这个宁静的夜晚,用一种名为“夏簟”的植物编织成篮子或器具,或许是在制造一种乐器,显示出诗人对生活细节的留意和艺术创造的兴趣。

"谁与同卧起,青奴甚相得"中,“谁”字表达了一种寂寞之情,似乎在寻求一个可以共度时光的人,而“青奴”通常指的是年轻貌美的仆人,这里可能是诗人对其仆人的一种赞誉,表示他们之间的情谊甚深。

"嘉哉直节君,契分近愈密"表达了诗人对于友情或亲情的一种赞颂和珍视之情。"深林捕猫头,乃复枕上膝"则是一幅生动的画面,猫头可能是指一种猎物,或许是诗人在夜晚捕猎的结果,将其放在枕边作为一种装饰或纪念。

"直从无热天,径下清凉国"描绘了一个不受炙热夏日困扰的理想之境,"径下"意味着直接步入这样一片清凉的国度,这里“国”字可能是对一种心灵所向往之地的比喻。

"早晚报平安,一觉我自适"表明诗人在这样的宁静环境中,无论白日黑夜,总能感受到内心的平和与满足。"梦中从我游,子猷推第一"则是对一种超脱现实、追求精神自由的生活态度的展望,“子猷”可能是一种美好的愿景或理想状态。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生动的画面构建,展现了诗人对于闲适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自然和艺术的深切情感。

作者介绍
朱翌

朱翌
朝代:宋   号:潜山居士   籍贯:省事老   生辰:1097—1167

朱翌(1097—1167)字新仲,号潜山居士、省事老人。舒州(今安徽潜山)人,卜居四明鄞县(今属浙江)。政和八年,同上舍出身。
猜你喜欢

诗呈季友殿丞因寄正父兄

寂寂门无车马尘,故人相过觉情亲。

焉知轩冕金朱贵,不笑齑盐藜苋贫。

看月纵吟颐阁夜,插花沉醉鉴亭春。

白头想叹童儿事,浑属溪边自在身。

(0)

合肥府学中赓诸公韵和正寺翔甫总翠亭

危亭缥缈压城端,总拾澄虚入画栏。

地势西连金斗峻,山容东际湫湖寒。

行瞻日月光华近,坐觉乾坤器度宽。

闻说南州画工在,可能收作一屏看。

(0)

走笔和萧推官迎提举承议·其二

画舫急随江上鸥,犹嗟不及水先流。

欲知今日陈雷社,不数当时李郭舟。

(0)

元夕与莘老俱宿斋因寄莘老

零雨其濛春始和,明星有烂夜如何。

笙篁故与风声远,灯火疑添月色多。

渐老自能忘世味,欲明更起看天河。

定留太一青藜照,愿寄荆人白雪歌。

(0)

和济叔兄书斋言志·其一

子夏今为河上居,诸生从此望夷涂。

圣贤事业长难合,仁义生涯未至迂。

盛德固能苏弊俗,明时安忍作潜夫。

鞭驽欲副新诗念,争奈曾参性质愚。

(0)

和瑛师

江湖日夜著东流,水上乾坤一点浮。

隔浦云山随客步,近村花竹慰人愁。

同舟自有林宗在,结社还须惠远游。

酒兴正酣归更懒,坐看凉月上沧洲。

(0)
诗词分类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诗人
冯煦 李鸿章 岑安卿 施肩吾 曹雪芹 江淹 廖刚 严羽 刘秉忠 武元衡 柳宗元 高攀龙 吾丘衍 陈陶 谢灵运 张养浩 曹唐 孙思邈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