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年红叶里,扶病放歌回。
今日黄花下,支筇载酒来。
诗仍留败壁,人已去丹台。
惆怅疏林晚,秋空一雁哀。
昔年红叶里,扶病放歌回。
今日黄花下,支筇载酒来。
诗仍留败壁,人已去丹台。
惆怅疏林晚,秋空一雁哀。
这首清代诗人额勒洪的《九日重过八宝山感旧》描绘了诗人对过去的回忆和对当下情景的感慨。首句“昔年红叶里”以红叶象征往昔的热闹与生机,诗人曾带着病体在这样的秋景中放声歌唱。而今,“今日黄花下”,诗人老矣,拄着竹杖带着酒,再次来到此处,对比鲜明,显示出岁月的流转和人生的沧桑。
“诗仍留败壁”表达了诗人对昔日创作的怀念,那些曾经留在破败墙壁上的诗句,如今只剩痕迹,暗示了诗人对逝去时光的追忆。然而,“人已去丹台”,诗人已经离开尘世,暗示了对死亡的沉痛感慨。“丹台”常指仙境或仙人的居所,这里暗指生命的终点。
最后两句“惆怅疏林晚,秋空一雁哀”,通过描绘傍晚时分稀疏的树林和哀鸣的孤雁,渲染出一种凄凉的氛围,诗人的心境充满了深深的惆怅,寓言了对故去友人的怀念以及对自身命运的悲凉感受。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自身的今昔对比,展现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和对生命无常的深刻领悟。
年来吴门笺,色泽胜西蜀。
春膏最宜书,叶叶莹栗玉。
贤甥更好奇,惠我小画幅。
开缄粲殷红,展玩光溢目。
巧随砑光花,傅色湿丹绿。
桃杏春共妩,兰桂秋始肃。
赵昌工折枝,露华清可掬。
妙手真似之,臧去不忍触。
苟非欧虞辈,谁敢当简牍。
又闻乐间君,古篆颇绝俗。
并求数纸书,寄我慰幽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