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云津书屋》
《题云津书屋》全文
明 / 杨爵   形式: 古风

江南书屋号云津,千卷万卷皆非新。

读书谁解书中意,我识刘氏家传真。

积德先世有贤哲,认得孔颜不是贫。

开基不肯买附郭,惟以典籍贻后人。

精一肇自唐虞初,此是古人心上书。

后来读者失其要,一生辛勤类蠹鱼。

人心原是书之本,会寻真趣便能虚。

心书与道相忘处,身居天下之广居。

吾闻陋巷颜氏子,耕莘伊老翁,学发孔圣蕴,德与昊天同。

道业千年昭宇宙,孰非昔人读书功。

继述远将源流挹,独立今见水部公。

匡时不恤触危机,振拔真有古人风。

正气虽由衡岳降,修为要自云津中。

秦中鄙人愿学步,蔓草安得比长松。

嗟我东南有心事,耿耿日夜望苍穹。

国恩诏许释狂罪,扁舟同过吕梁洪。

随君得拜汉高帝,豁然开我此心蒙。

(0)
鉴赏

这首诗《题云津书屋》由明代诗人杨爵所作,通过描绘江南书屋的景象和对书屋主人刘氏家族的赞美,展现了对知识、道德与个人修养的深刻思考。

诗中首先描述了书屋的环境,“江南书屋号云津”,“千卷万卷皆非新”,强调了书屋藏书丰富且并非仅仅为收藏,而是蕴含着深厚的知识与智慧。接着,诗人提出疑问:“读书谁解书中意?”引出对真正理解书籍内涵的思考,进而赞扬刘氏家族传承的“家传真”,即真正的知识与道德传承。

进一步地,诗人提到刘氏家族的先祖具有高尚品德,不追求物质财富,而以典籍教育后代。他引用“精一肇自唐虞初”来强调知识与道德的源头,指出后世读者往往忽略了书籍的核心价值,只是机械地学习,如同“一生辛勤类蠹鱼”。诗人认为,真正的学习应当从内心出发,找到知识与道德的本质,这样才能达到内心的充实与自由。

诗中还提到了颜回、孔子等古代圣贤,以及他们的学说与德行,强调了知识与道德的重要性,并以此激励后人继承与发扬。诗人最后表达了对自身及东南地区人士的期望,希望他们能够学习古代圣贤的精神,追求真理与道德,同时表达了对国家的忠诚与期待,以及对未来的美好愿景。

整首诗通过对书屋及其主人的赞美,以及对知识、道德与个人修养的深入探讨,展现了诗人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与传承,同时也体现了对个人成长与社会进步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杨爵
朝代:明

(1493—1549)陕西富平人,字伯珍,一字伯修。二十岁始读书,常边耕边读。同郡韩邦奇录为弟子。嘉靖八年进士。授行人,擢御史。奉使湖广,见饥民割尸肉为食,还言虽周公制作尽复于今,亦无补于饥寒之众。郭勋用事,世宗经年不视朝,日夕建斋醮。而大臣夏言、严嵩以元旦微雪,作颂称贺。爵乃上书极谏,忤帝,下诏狱拷讯几死。历五年获释,抵家甫十日,复逮系狱,又三年始释。卒谥忠介。有《杨忠介集》、《周易辨说》等。
猜你喜欢

阴陵

帐中馀泣尚沾巾,上马星驰数骑尘。

如大王言空斩将,从渔父问讵知津。

荒城尚窜惊弦兽,大泽常多失道人。

见说英灵且来往,深楸月黑走青燐。

(0)

僧舍上元

独夜僧楼强自凭,传柑时节冱寒凝。

怕听歌板听禅板,厌看春灯看佛灯。

好景笑人常寂寂,春愁泥我渐腾腾。

今年准拟捐花事,坐断萧斋一榻绳。

(0)

灵卫庙联

南宋三忠,古社枌榆隆报赛;

西湖半壁,大招风雨降神灵。

(0)

池馆水亭联

鱼鸟自亲人,柳眼恰舒春涨日;

雪霜漫欺客,松心常保岁寒时。

(0)

路亭联

走东走西,无非为名利牵,忙里偷闲,此地消停坐坐;

过来过往,都是些儿女债,苦中作乐,大家打个呵呵。

(0)

集句联

应运挺度;通神达明。

(0)
诗词分类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诗人
琴操 张嘉贞 王驾 沈传师 李渤 吕端 魏杞 胡则 叶衡 许询 彭启丰 郑谦 刘统勋 徐贤妃 吕公著 萧翼 任华 伯夷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