旭日辉黄钺,清风肃白旄。
熊罴方奋跃,犬豕竟何逃。
天净旄头落,宵寒太白高。
小臣叨扈从,独念圣躬劳。
旭日辉黄钺,清风肃白旄。
熊罴方奋跃,犬豕竟何逃。
天净旄头落,宵寒太白高。
小臣叨扈从,独念圣躬劳。
这首诗描绘了行营中的景象与氛围,充满了军事与壮丽的色彩。首句“旭日辉黄钺,清风肃白旄”以日出之光与黄钺相映,清风与白旄并举,营造出一种庄严而肃穆的军事场景。接着,“熊罴方奋跃,犬豕竟何逃”运用比喻手法,将士兵比作勇猛的熊罴,敌人则如困兽,生动地展现了战场上的紧张与激烈。
“天净旄头落,宵寒太白高”两句,通过自然景象的变化,暗示了时间的推移和战斗的持续。旄头的落下与太白星的高悬,既是对战场环境的描绘,也隐含着对胜利的期待与对将士们艰苦付出的感慨。“小臣叨扈从,独念圣躬劳”则表达了诗人作为随从官员的谦卑之情,以及对皇帝辛劳的深切体恤和敬仰。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战争的壮阔与激烈,更蕴含了对国家、君主以及同袍战友的深厚情感,体现了明代文人士大夫在动荡时局中对国家命运的关切与忠诚。
驱车发颍川,回望失嵩少。
霜气塞层空,黯澹寒日晓。
原田际天平,百里见飞鸟。
累累道傍丘,石兽卧衰草。
不知谁氏碑,剥裂偶未倒。
支离见隶字,书带汉笔妙。
遗坟不可问,文彩竟何效。
永年恃金石,此计久可笑。
昔游已三岁,存殁伤怀抱。
饱谙人世忧,安得身不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