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上芙蓉早。向北山、山深雾冷,更看花好。流水茫茫城下梦,空指游仙路杳。笑萝障、云屏亲到。雪玉肌肤春温夜,饮湖光、山渌成花貌。临涧水,弄清照。
著愁不尽宫眉小。听一声、相思曲里,赋情多少。红日阑干鸳鸯枕,那枉裙腰褪了。算谁识、垂杨秋袅。不是秦楼无缘分,点吴霜、羞带簪花帽。但殢酒,任天晓。
湖上芙蓉早。向北山、山深雾冷,更看花好。流水茫茫城下梦,空指游仙路杳。笑萝障、云屏亲到。雪玉肌肤春温夜,饮湖光、山渌成花貌。临涧水,弄清照。
著愁不尽宫眉小。听一声、相思曲里,赋情多少。红日阑干鸳鸯枕,那枉裙腰褪了。算谁识、垂杨秋袅。不是秦楼无缘分,点吴霜、羞带簪花帽。但殢酒,任天晓。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湖光山色的美丽画面,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欣赏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开篇“湖上芙蓉早”即展现了初夏时节湖上的荷花竞相开放之美,而“向北山、山深雾冷,更看花好”则透露出诗人面对自然景色时的独特赏心悦目。
在“流水茫茫城下梦,空指游仙路杳”中,诗人借由流水和城下的梦境来表达自己对于逃离现实、追寻仙境的向往。而“笑萝障、云屏亲到”则展示了诗人与自然之间的亲密感,彷佛自然界已成为他情感的寄托。
接下来的“雪玉肌肤春温夜,饮湖光、山渌成花貌”通过对女性美丽容颜的描绘,传递出一种柔和而细腻的情感色彩。诗人似乎在用自然景物来比喻女性的美丽,而这份美丽又与春夜温暖相连,显得更加令人向往。
“临涧水,弄清照”中的“临涧水”则是诗人面对流水时的心境写照,这里的“弄清照”可能是在描绘诗人在水边玩耍的景象,或许也暗示着诗人内心的某种澄明与纯洁。
紧接着,“著愁不尽宫眉小”中的“宫眉小”形容的是女性细致而有韵味的眉宇,这里的“著愁”则是诗人将自己的忧愁寄托于女性的眉目之中,传递出一种深情与思念。
而在“听一声、相思曲里,赋情多少”这句中,“相思曲”表达了诗人对远方所思之人的情感投入,而“赋情多少”则是对这种情感的深度和广度的一种质询。
最后,“红日阑干鸳鸯枕,哪欹裙腰褪了。算谁识、垂杨秋袅。不是秦楼无缘分,点吴霜、羞带簪花帽”则是诗人借由对女性装饰的描写来表达自己对于这份美好但又可能随时消逝的感慨。而“但殢酒,任天晓”则表现出一种无奈中自我安慰的情绪。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女性形象的精细描写,展现了诗人复杂而丰富的情感世界。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