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台云栋连天宇,伯气凭陵横九土。
方会诸侯求鼎时,天下无周而有楚。
一朝吴蔡兵合谋,孤舟江路谁从游。
宫花晓露细腰泣,空山落日饿鬼愁。
春风过眼秋萧瑟,■人一饭那能得。
道傍块土栖草烟,夜寒梦落空台前。
楚台云栋连天宇,伯气凭陵横九土。
方会诸侯求鼎时,天下无周而有楚。
一朝吴蔡兵合谋,孤舟江路谁从游。
宫花晓露细腰泣,空山落日饿鬼愁。
春风过眼秋萧瑟,■人一饭那能得。
道傍块土栖草烟,夜寒梦落空台前。
这首诗描绘了楚国的辉煌与衰败,以章华台为背景,展现了历史变迁中的沧桑感。首句“楚台云栋连天宇”形象地刻画出章华台高耸入云的壮观景象,象征着楚国的雄伟气象。接下来,“伯气凭陵横九土”暗指楚王的霸气,掌控着广阔的领土。
诗人通过“方会诸侯求鼎时”暗示了楚国试图争霸天下的历史时刻,然而“天下无周而有楚”则揭示了楚国取代周朝成为一时霸主的事实。然而,好景不长,“一朝吴蔡兵合谋”预示着楚国的危机,吴蔡联合对楚国构成威胁,楚王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
“孤舟江路谁从游”描绘了楚王在困境中漂泊的凄凉,宫花露珠滴落,如同美人哭泣,而“空山落日饿鬼愁”则渲染出一种荒凉与绝望的气氛。随着季节变换,“春风过眼秋萧瑟”,楚国的荣光已成过往,连最基本的生活保障都难以维持。
最后两句“■人一饭那能得”表达了底层人民生活的艰难,连温饱都无法保障。而“道傍块土栖草烟,夜寒梦落空台前”则以梦境收尾,流露出对昔日繁华的怀念以及对现实的无奈,空台前的梦,更显凄凉。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章华台为载体,通过历史的兴衰对比,展现了元末明初时期社会动荡与个人命运的沉浮,具有深厚的历史感慨和人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