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月有情夜,松风无尽年。
暗凉生殿石,微热上炉烟。
结像长如在,龛灯共不眠。
诸天有成毁,悲泪自成天。
圆月有情夜,松风无尽年。
暗凉生殿石,微热上炉烟。
结像长如在,龛灯共不眠。
诸天有成毁,悲泪自成天。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庄严肃穆的画面,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对舍利殿的深刻情感与思考。
首句“圆月有情夜”,以圆月象征着圆满与和谐,赋予了夜晚以情感色彩,暗示着诗人内心深处对美好、宁静生活的向往与追求。次句“松风无尽年”,将时间的概念融入自然景象中,松风长鸣,仿佛诉说着岁月的悠长与永恒,同时也隐喻着生命的坚韧与不息。
“暗凉生殿石,微热上炉烟”两句,通过对比手法,描绘了殿堂内外的氛围差异。殿内石阶上的凉意与炉烟上升的温暖形成鲜明对比,既体现了环境的冷暖变化,也寓意着内心的冷暖感受,以及对生命状态的反思。
“结像长如在,龛灯共不眠”则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将对舍利殿的回忆与怀念具体化为对佛像和龛灯的想象。佛像虽已不在,但其形象仿佛永远存在,龛灯长明不灭,象征着信仰的恒久与不朽。这一联不仅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更寄托了对永恒与不变的渴望。
最后一句“诸天有成毁,悲泪自成天”则以宏大的视角,探讨了宇宙与生命的本质。诸天(这里可能指宇宙或更高层次的存在)既有生成也有毁灭,这种循环往复的现象引发了诗人对生命意义的深思。悲泪自成天,意味着在面对生命与宇宙的无常时,情感的宣泄也能成为一种超越性的存在,展现出人类情感的深度与力量。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宗教符号及个人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时间、永恒与变迁的深刻思考,以及对美好事物的深切怀念与敬畏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