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波溶溶宫柳低,春云漠漠斑鸠啼。
柳阴渐深看不见,时复数声金殿西。
青绳辇路无尘土,鸣鞘不来日亭午。
高树低枝相应呼,似惜田农望时雨。
农人望雨心如渴,鸠啼日暮声不歇。
乾明门前春气深,太液池头烟水阔。
烟水微茫连别殿,忽去还啼画楼畔。
柳密花深不再闻,时复宫壶坠银箭。
忆昨至尊亲劝农,青旂黛耜临春风。
一声此日彻天耳,碧霄几见回重瞳。
八年海宇歌太平,春田处处斑鸠声。
绿秧刺波桑椹青,却忆江南村落行。
春波溶溶宫柳低,春云漠漠斑鸠啼。
柳阴渐深看不见,时复数声金殿西。
青绳辇路无尘土,鸣鞘不来日亭午。
高树低枝相应呼,似惜田农望时雨。
农人望雨心如渴,鸠啼日暮声不歇。
乾明门前春气深,太液池头烟水阔。
烟水微茫连别殿,忽去还啼画楼畔。
柳密花深不再闻,时复宫壶坠银箭。
忆昨至尊亲劝农,青旂黛耜临春风。
一声此日彻天耳,碧霄几见回重瞳。
八年海宇歌太平,春田处处斑鸠声。
绿秧刺波桑椹青,却忆江南村落行。
这首明代诗人顾清的《上苑闻鸠》描绘了春天宫苑中的景象。首句“春波溶溶宫柳低”,以春水的柔情和宫柳的低垂,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宁静。次句“春云漠漠斑鸠啼”,通过斑鸠的啼叫,传递出春天的气息和自然的韵律。
“柳阴渐深看不见,时复数声金殿西”描绘了柳树浓荫下的神秘感,斑鸠的叫声时断时续,仿佛从金殿西边传来。接下来的诗句“青绳辇路无尘土,鸣鞘不来日亭午”,写出了宫中道路的洁净和时间的流逝。
“高树低枝相应呼,似惜田农望时雨”运用拟人手法,斑鸠的叫声仿佛在为农人祈求雨水,表达了对民生的关注。诗人又借“农人望雨心如渴,鸠啼日暮声不歇”,进一步强化了这种期待和期盼。
“乾明门前春气深,太液池头烟水阔”描绘了宫门外春意盎然的景色,而斑鸠的啼声穿越烟水,增添了画面的深远感。最后,“柳密花深不再闻,时复宫壶坠银箭”,通过宫壶落银箭的细节,暗示时光流转,引出对往昔皇帝亲耕的回忆。
整首诗以斑鸠的啼声为线索,串联起宫苑内外的春景,寓言深刻,情感饱满,体现了诗人对民生疾苦的关怀和对盛世和平的向往。
闭门感秋风,幽姿任契阔。
大野生素空,天地旷肃杀。
露光泣残蕙,虫响连夜发。
房寒寸辉薄,迎风绛纱折。
披书古芸馥,恨唱华容歇。
百日不相知,花光变凉节。
弟兄谁念虑,笺翰既通达。
青袍度白马,草简奏东阙。
梦中相聚笑,觉见半床月。
长思剧寻环,乱忧抵覃葛。
草生陇坂下,鸦噪城堞头。
何人此城里,城角栽石榴。
青丝系五马,黄金络双牛。
白鱼驾莲船,夜作十里游。
归来无人识,暗上沉香楼。
罗床倚瑶瑟,残月倾帘钩。
今日槿花落,明朝梧树秋。
若负平生意,何名作莫愁。
青霓扣额呼宫神,鸿龙玉狗开天门。
石榴花发满溪津,溪女洗花染白云。
绿章封事谘元父,六街马蹄浩无主。
虚空风气不清泠,短衣小冠作尘土。
金家香巷千轮鸣,扬雄秋室无俗声。
愿携汉戟招书鬼,休令恨骨填蒿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