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南山北蔚松楸,四海千年仰二刘。
迂叟馈缣宁冻死,伯夷种粟几时秋。
平生铁作三尺喙,土苴人间万户侯。
庐阜作江江作阜,始应父子不传休。
山南山北蔚松楸,四海千年仰二刘。
迂叟馈缣宁冻死,伯夷种粟几时秋。
平生铁作三尺喙,土苴人间万户侯。
庐阜作江江作阜,始应父子不传休。
这首诗是南宋时期文学家杨万里的作品,题目为《题刘道原墓次刚直亭》。从内容来看,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历史人物的引用,表达了自己对于理想与现实、生命与死亡的深刻思考。
首句“山南山北蔚松楸,四海千年仰二刘”中,“蔚松楸”形容树木郁郁葱葱,而“四海千年仰二刘”则是指历史上的两位贤人伯夷叔齐,他们因不食周粟而饿死于首阳山下,成为忠义的象征。
接着,“迂叟馈缣宁冻死,伯夷种粟几时秋”表达了对那些为了坚守信念和原则,不惜牺牲生命的人物的赞美。其中“迂叟”指的是说话不直接或行动拖沓之人,“馈缣”意为衣衫破旧,形容贫穷;而“宁冻死”则表明宁愿冻死也不过问温暖。
“平生铁作三尺喙,土苴人间万户侯”中,“铁作三尺喙”比喻坚定不移的意志,而“土苴人间万户侯”则是说即使在尘世间拥有万户侯之富,也不及那份坚守。
最后,“庐阜作江江作阜,始应父子不传休”表达了自然与人类活动的相互影响,以及对生命流转和历史更迭的感慨。这里的“庐阜”指的是人造的防护工事,而“江作阜”则是说江河有时会变成陆地,反映出时间的力量。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历史人物的描述,以及诗人个人对于生命、理想与现实的深刻感悟,展现了作者对于坚守信念不屈不挠的精神追求。
霜树东门晓,清寒满客衣。
一樽从此别,百两几时归。
漆水鱼初荐,梁园雪正飞。
高堂今远郡,须念报春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