壁画白莲社,池种白莲花。
清梵既已毕,浊醪徐当赊。
远公故不禁,陶令亦无他。
从此西方路,还应置酒家。
壁画白莲社,池种白莲花。
清梵既已毕,浊醪徐当赊。
远公故不禁,陶令亦无他。
从此西方路,还应置酒家。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雅致的生活场景,通过“小轩新构”、“枕白莲池”的描述,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亲近自然的氛围。诗人以“池种白莲花”开篇,不仅点明了环境的美丽,更寓意着内心的纯净与高洁。接下来,“清梵既已毕,浊醪徐当赊”,表达了诗人结束仪式后的放松与期待,似乎在等待着某种情感的释放或心灵的慰藉。
“远公故不禁,陶令亦无他”,这里引用了东晋时期两位著名隐士的故事,进一步深化了诗中隐逸的主题,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古代隐士生活的向往和共鸣。最后,“从此西方路,还应置酒家”,则以一种轻松愉快的口吻,预示着未来的相聚与欢宴,体现了诗人对友情与和谐生活的珍视。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友情的珍视,营造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平和的美好意境。
正一阳道长,见佳气,拥青骢。
是桐树生孙,桂枝结子,喜庆重重。
东床几多痴福,算平生、乃祖积阴功。
敢望成吾宅相,但休坠汝家风。
今朝何必问穷通。
满引紫金钟。
看掌上擎来,玉明五岳,漆点双瞳。
他年与君归老,向*山、南北水西东。
不怕斜阳醉倒,有人扶两衰翁。
晚*收残雨。
喜晴空、冰轮飞上,月明三五。
前岁钱塘江上看,去岁京华容与。
今岁又、秋风淮浦。
料得常娥应笑我,笑星星、鬓影今如许。
空浪走,竟何补。
此生此夜还知否。
问几人、浪苍抖擞,衣裾尘土。
独倚篷窗谁共饮,万象不分宾主。
恍疑在、玉霄高处。
系碎珊瑚未彻,见洪涛、千丈鱼龙舞。
舟一叶,任掀举。
佳气葱葱,喜事重重,福禄鼎来。
记秋官重任,去年显擢,春闱宠渥,今岁安排。
寿算绵绵,班资衮衮,*逦相随到上台。
人都道,不调和鼎*,岂尽其才。
眉间阴德纹开,应只为、惟刑之恤哉。
看门闾高大,堪容驷马,儿孙昌盛,已种三槐。
唤起琼姬,满斟玉露,官事无多且放怀。
年年醉,对春回柳眼,雪晕梅腮。
红雨西园,香雪东风,还又春暮。
当时双浆悠悠,送客绿波南浦。
阳关*,至今隐隐余音,眼前浑是分携处。
此恨有谁知,倚阑干无语。
凝伫。
天涯几许。
离情化作,暮云千缕。
过尽征鸿,依旧归期无据。
京尘染袂,故人应念飘零,岂知翻被功名误。
无处着羁愁,满春城烟雨。
爱吴山佳处,凝望际,眼增明。
正帘卷江涛,屏开罨画,境接蓬瀛。
中朝相君宽厚,领太平、歌吹宴簪缨。
巧啭雏莺锦字,哀弹小雁银筝。
人生乐事古难并。
清兴卷沧溟。
恨老矣刘郎,病馀司马,慵举瑶觥。
登临不留一语,怕风烟、笑我太无情。
收拾新诗未了,钱塘落日潮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