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闻鬷蔑言,执手为改容。
此道久寂寥,世态日方浓。
昔翁守颍尾,轩裳心已慵。
感怀督邮老,独蹑二疏踪。
脱屣太仓粟,归谋田舍舂。
浮云悟此理,可必禄万钟。
已矣衡门下,哀哉马鬣封。
箕裘付诸子,介胄轻边烽。
坐看一战霸,此言天心从。
翁诗墨犹新,我涕交颐胸。
重寻笔砚盟,愧乏好语供。
子非终穷者,时节会自逢。
谁闻鬷蔑言,执手为改容。
此道久寂寥,世态日方浓。
昔翁守颍尾,轩裳心已慵。
感怀督邮老,独蹑二疏踪。
脱屣太仓粟,归谋田舍舂。
浮云悟此理,可必禄万钟。
已矣衡门下,哀哉马鬣封。
箕裘付诸子,介胄轻边烽。
坐看一战霸,此言天心从。
翁诗墨犹新,我涕交颐胸。
重寻笔砚盟,愧乏好语供。
子非终穷者,时节会自逢。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苏过对先公(即其祖父)在任汝阴知府时,以诗相赠给都曹路君,并鼓励其辞官归隐的故事的追忆与感慨。诗中充满了对先公高尚人格和淡泊名利精神的赞美,以及对都曹路君勇于追求内心自由的钦佩。
首句“谁闻鬷蔑言,执手为改容”描绘了先公以言辞触动人心,使都曹路君深受感动,改变了对仕途的态度。接着,“此道久寂寥,世态日方浓”表达了对当时社会风气的批判,强调了先公行为的难能可贵。
“昔翁守颍尾,轩裳心已慵”描述了先公在颍尾任职时,虽身居高位,但内心已厌倦官场的繁文缛节。“感怀督邮老,独蹑二疏踪”则进一步赞扬了先公效仿汉代名臣疏广、疏受归隐的勇气和决心。
“脱屣太仓粟,归谋田舍舂”生动地展现了先公辞官归隐的决心,放弃高官厚禄,回归田园生活。“浮云悟此理,可必禄万钟”表达了对先公选择的理解与敬意,认为真正的幸福不在于物质财富,而在于内心的满足和平静。
“已矣衡门下,哀哉马鬣封”是对先公去世后,其宅第逐渐荒废,墓碑上长满青苔的惋惜之情。“箕裘付诸子,介胄轻边烽”寄托了对先公遗志的传承,希望子孙后代能够继承先公的高尚品质,远离战争,追求和平。
“坐看一战霸,此言天心从”表达了对先公智慧和远见的赞赏,认为他的言行顺应了天意,最终实现了国家的统一与霸业。
“翁诗墨犹新,我涕交颐胸”是诗人对先公作品的珍视和对先公的怀念之情。“重寻笔砚盟,愧乏好语供”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未能写出足够赞美之词的遗憾。
最后,“子非终穷者,时节会自逢”寄予了对未来希望,相信后人会找到属于自己的道路,实现个人价值。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对先公高尚人格的赞美,也蕴含了对人生价值、理想追求和社会风气的深刻思考,是一首富有哲理性和情感深度的作品。
我生不嗜酒,断来仍十年。
前年窜岭表,去年斥湖边。
欲以禦瘴湿,乃复酒至前。
一杯复一杯,朝暮常醺然。
因之醉乡游,别是一山川。
日月不相促,万物同暄妍。
眼界绝尘污,耳根遗俗譞。
心平气自和,妙与天地全。
歠糟而餔醨,信以昔人贤。
琴外陶靖节,诗中李谪仙。
声利挽不回,昏昏长醉眠。
有师谁得之,我奉以周旋。
栽基植甓作蜂室,其阳分孔便出入。
悬窠毒螫非尔匹,百卉芳华登股膝。
孙息蝉联深洞房,露结膏凝如截肪。
比功九粒冠百味,削滓犹堪资夜光。
怜尔于人甚无负,一世分甘身独苦。
高崖熏灼弥更难,且复留连小环堵。
洞庭木叶下,衡阳鸿雁飞。
放舟河之水,岁暮以为期。
岂曰无径路,大直固逶迤。
波平弭桂棹,风清捲兰旗。
紫蟹间丹鲤,霜莼兼露葵。
醉歌搴杜若,还以寄相思。
不厌道里远,所嗟时序移。
会登昆崙丘,遂索玄珠遗。
以兹鼓枻去,瞠若不可追。
乃知体道人,涉世自有宜。
入兽不乱群,安肯陋九夷。
如何录录者,反笑抱关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