蠹鱼力破万千卷,幻身脉望人未知。
仙窟已逢三度劫,绵绵化为长命丝。
芸香佩服莫相避,其如臭味无差池。
盘屈偃伏似龙蛰,夜深太乙来下窥。
驱使丁甲穿壁去,砚池涓滴甘霖施。
蠹鱼力破万千卷,幻身脉望人未知。
仙窟已逢三度劫,绵绵化为长命丝。
芸香佩服莫相避,其如臭味无差池。
盘屈偃伏似龙蛰,夜深太乙来下窥。
驱使丁甲穿壁去,砚池涓滴甘霖施。
这首诗以“蠹鱼”为主题,生动描绘了其坚韧不拔、智慧超凡的形象。首句“蠹鱼力破万千卷”,形象地展现了蠹鱼虽小却能啃食成千上万卷书籍的力量与毅力,隐喻着知识的积累与破坏。接着,“幻身脉望人未知”一句,进一步强调了蠹鱼的神秘与难以捉摸,仿佛它拥有某种超乎常人的能力。
“仙窟已逢三度劫,绵绵化为长命丝”两句,将蠹鱼置于仙界,经历三次考验,最终化身为长命丝,象征着生命力的顽强和永恒。接下来,“芸香佩服莫相避,其如臭味无差池”则通过对比芸香与蠹鱼的气味,表达了对蠹鱼独特魅力的欣赏与接纳,强调了不同事物之间的和谐共存。
“盘屈偃伏似龙蛰,夜深太乙来下窥”描绘了蠹鱼在夜晚静默而强大的姿态,仿佛是潜藏的巨龙,等待时机展现力量。最后,“驱使丁甲穿壁去,砚池涓滴甘霖施”则展示了蠹鱼不仅能够破坏,还能利用自己的力量为他人带来滋润,体现了其多面性与价值。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蠹鱼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其独特的生存智慧和生命力,也寓意着对坚韧不拔精神的赞美,以及对和谐共生、包容多样性的思考。
一门三昆季,六载两科名。
士无速化涂,唱第聊代耕。
或里选举首,或贤关驰声。
落笔便离伦,鼓箧皆中程。
煌煌艺祖业,中兴费经营。
东南将百年,杂遝几公卿。
事业固辉赫,议论时纵横。
如君英妙姿,文采玉溪生。
膴仕既得路,壶酒为我倾。
春晴飞残花,绿叶随树成。
岂无好风景,黄鸟枝上鸣。
吟亦不必和,醉亦不必醒。
宿雨喜新涨,浮云卷虚明。
去年中秋时,同上东大楼。
长风吹绿尊,溪光与云浮。
已而适异县,吊古寻隐幽。
岂伊邂逅欢,亦足写我忧。
严霜冱冬日,再会尤绸缪。
平生无是梦,一旦眼底收。
祇今孤山下,交游如故不。
萧萧丹叶飞,凭高眇离愁。
诸老日凋谢,畴知敬前修。
夫君从李吕,此意千载休。
三代之学废,专门竞成家。
经隔千百年,孔庙徒奢誇。
我朝跨两汉,斯文惟有涯。
天下书院中,赐书几五车。
石鼓亦佳处,湘流带长沙。
衡山为其冲,南国无以加。
猗与庆历盛,风化浃迩遐。
州县俱养士,开设始足嘉。
或困举子习,沉思实堪嗟。
公卿比涂出,歆艳孰敢哗。
淳熙二三贤,使节连帅牙。
葺彼旧遗事,丘记镇淫哇。
青春复来守,讲道方萌芽。
古意忽不嗣,政治由隆污。
只今数间屋,定知未倾斜。
如君肯交我,分教且及瓜。
杳渺上重湖,霜风动梅花。
它乡莫回首,空使望眼赊。
岁月信逾速,人事纷攫拿。
勉勉俪前修,无缪毫釐差。
《送郑元老教授衡州》【宋·韩淲】三代之学废,专门竞成家。经隔千百年,孔庙徒奢誇。我朝跨两汉,斯文惟有涯。天下书院中,赐书几五车。石鼓亦佳处,湘流带长沙。衡山为其冲,南国无以加。猗与庆历盛,风化浃迩遐。州县俱养士,开设始足嘉。或困举子习,沉思实堪嗟。公卿比涂出,歆艳孰敢哗。淳熙二三贤,使节连帅牙。葺彼旧遗事,丘记镇淫哇。青春复来守,讲道方萌芽。古意忽不嗣,政治由隆污。只今数间屋,定知未倾斜。如君肯交我,分教且及瓜。杳渺上重湖,霜风动梅花。它乡莫回首,空使望眼赊。岁月信逾速,人事纷攫拿。勉勉俪前修,无缪毫釐差。
https://shici.929r.com/shici/HeSFyFUsFH.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