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感事四首·其三》
《感事四首·其三》全文
宋 / 欧阳修   形式: 古风

仙境不可到,谁知仙有无。

或乘九斑虬,或驾五云车。

朝倚扶桑枝,暮游昆崙墟。

往来几万里,谁复遇诸涂。

富贵不还乡,安事富贵欤。

神仙人不见,魑魅与为徒。

人生不免死,魂魄入幽都。

仙者得长生,又云超太虚。

等为不在世,与鬼亦何殊。

得仙犹若此,何况不得乎。

寄谢山中人,辛勤一何愚。

(0)
注释
仙境:指传说中的美好、神秘之地。
仙有无:仙人的存在与否。
九斑虬:古代神话中的神兽,有九种颜色。
五云车:象征神仙的交通工具。
扶桑枝:神话中的东方日出处,象征着开始。
昆崙墟:古代神话中的西方仙境,象征着终点。
涂:道路。
富贵:财富和地位。
幽都:阴间的代称。
太虚:指宇宙或虚空。
不在世:超越世俗的存在。
辛勤:努力工作。
愚:这里是对山中人辛劳的赞美,而非贬义。
翻译
人间仙境难以触及,谁能确定仙人是否真实存在。
他们有时乘坐九色龙驾驭,有时乘坐五彩祥云的车辆。
早晨倚靠在扶桑树上,傍晚漫游在昆仑山的废墟间。
他们的旅程跨越数万里,又有谁在路上遇见他们呢。
如果富贵之人不归乡,那富贵又有何意义。
神仙踪迹难觅,只留下魑魅魍魉陪伴。
人终究难免一死,灵魂将进入幽冥之地。
仙人据说能长生不老,又有人说超越了宇宙虚空。
无论是活着还是成仙,与世间众生并无太大差别。
得到仙道尚且如此不易,更何况那些未能得道的。
我向山中隐士致意,你们的辛勤劳作多么愚拙。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欧阳修的《感事四首(其三)》,诗人通过对仙境的想象和描绘,表达了对生死、富贵、仙道的深沉思考。诗中仙境遥不可及,仙人乘龙驾车,朝游暮宿,似乎拥有超越世俗的自由。然而,诗人质疑如果仙人得道却依然无法还乡,与凡人并无本质区别,甚至可能与鬼魅为伍。他指出,即使是追求长生的仙者,与在世之人并无太大差别,死亡是人生的必然。最后,诗人劝告山中人不必过于追求仙道,因为即使成仙,结果也并不比常人更佳。

整首诗以仙道为引,深入探讨了人生意义,流露出一种超脱而又现实的哲理,体现了欧阳修散文诗的特色,即寓言式表达和深刻的人生感慨。

作者介绍
欧阳修

欧阳修
朝代:宋   字:永叔   号:醉翁   籍贯: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   生辰:1007-1072

欧阳修(1007年8月1日-1072年9月22日),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吉安市永丰县)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且在政治上负有盛名。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居。官至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累赠太师、楚国公。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并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被后人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猜你喜欢

补牛尾八阕乐歌辞·其五敬天常

聿康回自神兮,彼天折其柱。

维民彝俶乱兮,畴日监而在兹。

乃维其斁,乃安其度。

(0)

漫兴四首·其一

挂网山前秋气深,斜风细雨思难禁。

清溪曲曲空如画,不状愁人此段心。

(0)

宁远县中书事一首

旧县开新廨,高城接短垣。

水声争入渭,山势远连村。

雨韭供春馔,春桃照晚尊。

故人情意厚,暂此驻归辕。

(0)

登清远峡飞来寺四首·其四

几年不上雨花台,胜景寻常入梦来。

如此江山好楼阁,峡中图画自天开。

(0)

浈阳峡

洒面凉风吹酒醒,野猿长啸树冥冥。

短篷已过浈阳峡,两岸云山不断青。

(0)

题徽宗御制小景

梦觉凉生水殿秋,起拈毫素写沧洲。

西风底故无情思,吹得黄芦也白头。

(0)
诗词分类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诗人
阮籍 罗邺 刘学箕 袁枚 汪懋麟 崔致远 蔡松年 吴存 徐釚 傅察 龚翔麟 张乔 魏学洢 李若水 张伯端 徐玑 裘万顷 柳亚子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