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卧荒丘不记年,眼看田海变朝烟。
老僧何事劳相问,未必君心似我坚。
一卧荒丘不记年,眼看田海变朝烟。
老僧何事劳相问,未必君心似我坚。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僧人面对自然变迁与世事无常的深刻感慨。首句“一卧荒丘不记年”,以简练之笔勾勒出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短暂,仿佛诗人已融入自然,与世隔绝,忘记了岁月的更迭。接着,“眼看田海变朝烟”一句,生动展现了自然界中万物兴衰的过程,田地变为海洋,又如同晨雾般消散,象征着一切事物终将归于虚无,充满了对生命短暂和自然循环的深刻思考。
“老僧何事劳相问”,则引入了对话的元素,通过老僧的提问,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引出了对人生价值和内心坚定性的探讨。最后,“未必君心似我坚”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内心坚守的自信与怀疑并存的心态,既肯定了自我信念的坚定,也对他人是否能理解或认同这份坚持表示了疑问,体现了对人性复杂性和自我认知的深入洞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自然景观的变化和人物的对话,巧妙地融合了对时间、生命、信念和理解的多重思考,展现了诗人对宇宙真理和人生意义的深刻感悟。
最得人怜惜。靠西廊、停云待月,倩红三尺。
祇隔双鸳来往路,不隔芳花气息。
任搭上、杨丝无力。
照我一生横玉影,翠苔茵、宛转斜阳碧。
凭夏昼,坐春夕。玉纤掐遍相思迹。
月明时、梧桐露下,鬌鬟微湿。
不惜袜罗冰欲透,为看双星久立。
愿夜夜、银河初七。
万字到头花不断,算坚牢、无过胶和漆。
应似我,两情密。
听江笛、烟中悽语。唤起汀洲,断鸿无数。
渺渺晴川,暮帆摇曳、向前浦。
月痕娟楚,刚照入、牙台去。
除却酒樽时,祇载得、焦琴玉麈。凝伫。
把山公高致,写入淡烟轻素。
黄骢去也,又相送、晚枫江路。
蕙带结、满握愁红,柳枝怨、明湖秋雨。
算剩有琴边,一叶残云无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