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武担西台和师文作》
《武担西台和师文作》全文
宋 / 孙应时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西台在何许,秋草暮云间。

十亩有馀竹,一窗无数山。

望远足离思,忧时多苦颜。

相看终惜醉,更挈酒瓶还。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dān西táishīwénzuò
sòng / sūnyìngshí

西táizàibǎoqiūhuàyúnjiān

shíyǒuzhúchuāngshùshān

wàngyuǎnyōushíduōyán

xiāngkànzhōngzuìgèngqièjiǔpínghái

翻译
西台在哪里呢,它坐落在秋草和暮云之间。
这片竹林有十多亩,窗外的山峦连绵不断。
眺望远方引发深深的思念,忧虑时事让我面容愁苦。
相互对视,心中满是珍惜,只愿借酒浇愁,再持酒瓶归去。
注释
西台:古代官署名,这里指代某处地方。
秋草:秋季的草,象征凄凉或寂寥。
暮云:傍晚的云彩,增添哀愁氛围。
十亩:形容面积较大,竹林茂盛。
竹:象征高洁,也暗示清静。
一窗:透过窗户看到。
无数山:形容山峦连绵,视野开阔。
望远:远眺。
离思:离别之思。
忧时:忧虑时局。
苦颜:愁苦的表情。
相看:彼此对视。
惜醉:珍惜醉意,借酒消愁。
更:再,又。
挈:携带。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隐逸山林的生活状态。开篇“西台在何许,秋草暮云间”两句,设定了诗人所处之地,是一处远离尘嚣的西台,那里有着落叶纷飞的秋草和悠悠的暮色与浮动的云间相伴。

接着,“十亩有馀竹,一窗无数山”两句,具体描绘了诗人居所的景象。十亩之地种满了竹子,只需一扇窗便能望见层叠的山峦,这些自然景观构成了诗人隐逸生活的背景。

“望远足离思,忧时多苦颜”两句,则流露出诗人的情感。面对远处的风景,心中充满了离别之思,而对于当下的时代和社会状况,诗人也感到忧虑与痛苦,这些情绪都刻画在他脸上。

最后,“相看终惜醉,更挈酒瓶还”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朋友之间相聚时光的珍视,以及希望借助饮酒来暂时忘却烦恼。诗中多次使用“无”字,如“无数山”,表明诗人对于自然景物的观感,是一种超越数量、形态的体验,表现出一种深远和空旷之美。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细腻描写,以及对内心世界的真实抒发,展现了诗人一种宁静致远、超然物外的情怀。

作者介绍

孙应时
朝代:宋

(1154—1206)绍兴馀姚人,字季和,号烛湖居士。孙介子。师事陆九渊。孝宗淳熙二年进士。授黄岩尉,为常平使者朱熹所重,与定交。丘崇帅蜀,辟入制幕,尝策言吴曦将叛。徙知常熟,秩满,郡守以私恨诬其负仓粟三千斛而捃摭之,市民竟为代偿,守益怒,坐贬秩。宁宗开禧二年起判邵武军,未赴而卒。有《烛湖集》。
猜你喜欢

绝句两首·其一

杨花送行人,榆荚沽别酒。

杜鹃歌一曲,芍药持在手。

(0)

芍药

开遍群芳放独迟,嘉名端合唤将离。

帘前春尽饶余艳,陌上人归赠折枝。

婪尾恰逢中酒后,遨头已过浣花期。

鹅黄犬白扬州盛,管领春光入好诗。

(0)

雅州杂诗

舟人喧隔夜,朝渡虎滩高。

夹岸森星石,中流转雪涛。

剥棕牢续缆,选竹健为篙。

行路难如此,为生亦太劳。

(0)

偶占

金勒雕鞍边马肥,黄羊山下见鹰飞。

千年一片长城月,独照将军夜猎归。

(0)

春归偶作

春风何时来,芳草日已绿。

况兹新雨霁,园林气清淑。

时复巾我车,驾言适山曲。

高柳摇黄金,清泉鸣碎玉。

景物良复佳,吾生理亦足。

笑语桃源人,尽此杯中醁。

(0)

舟次绝句二首·其一

瀼瀼乌江水,流经石拔河。

千秋尚呜咽,不见愤王过。

(0)
诗词分类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诗人
拾得 李日华 刘珝 程大昌 苏子卿 章炳麟 秦韬玉 丰坊 黎简 林光朝 邓剡 郑樵 崔与之 刘孝威 蒋捷 罗适 钟惺 王羲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