焚香延衲僧,偏袒坐林薄。
相对谈华严,西岩夕阳落。
焚香延衲僧,偏袒坐林薄。
相对谈华严,西岩夕阳落。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深邃的山林图景。诗人通过“焚香延衲僧,偏袒坐林薄”这一开篇,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仿佛置身于远离尘嚣的佛门净地。接着,“相对谈华严,西岩夕阳落”两句,将画面推向高潮,两位僧人相对而坐,探讨着《华严经》的奥义,而此时,夕阳正缓缓沉入西岩,余晖洒满大地,增添了几分禅意与静谧。
整体而言,此诗通过对自然景色和人物活动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佛教文化的深刻理解。诗中运用了丰富的视觉和听觉元素,如焚香、夕阳、林木等,不仅构建了一个和谐共生的自然环境,也暗示了内心的平静与对外在世界的超然态度。通过“华严精舍”的背景设定,进一步深化了诗的主题,即在繁忙的生活中寻找心灵的归宿,追求精神上的富足与满足。
少时本愿守坟墓,读书射猎毕此生。
断蓬遇风不自觉,偶入戎幕从西征。
朝看十万阅武罢,暮驰三百巡边行。
马蹄度陇雹声急,士甲照日波光明。
兴怀徒寄广武叹,薄福不挂云台名。
颔须白尽愈落莫,始读法律亲笞榜。
讼氓满庭闹如市,吏牍围坐高于城。
未嫌樵唱作野哭,最怕甜酒倾稀饧。
平生养气颇自许,虽老尚可吞司并。
何时拥马横戈去,聊为君王护北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