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清明》
《清明》全文
唐 / 杜牧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元]韵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0)
翻译
江南清明时节细雨纷纷飘洒,路上羁旅行人个个落魄断魂。
询问当地之人何处买酒浇愁?牧童笑而不答指了指杏花深处的村庄。
注释
清明:二十四节气之一,在阳历四月五日前后。
旧俗当天有扫墓、踏青、插柳等活动。
宫中以当天为秋千节,坤宁宫及各后宫都安置秋千,嫔妃做秋千之戏。
纷纷:形容多。
欲断魂:形容伤感极深,好像灵魂要与身体分开一样。
断魂:神情凄迷,烦闷不乐。
借问:请问。
杏花村:杏花深处的村庄。
今在安徽贵池秀山门外。
受此诗影响,后人多用“杏花村”作酒店名。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牧的《清明》,描绘了清明节时细雨纷飞的景象,行人因思念亲人而心情沉重。"清明时节雨纷纷"以细腻的笔触描绘出清明时节特有的凄清氛围,"路上行人欲断魂"则表达了人们在扫墓时的哀思与悲痛。后两句通过牧童的指引,"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巧妙地融入了寻找慰藉的元素,暗示了借酒消愁的习俗,同时也展现出乡村生活的宁静和自然之美。整首诗情感深沉,情景交融,富有生活气息。

作者介绍
杜牧

杜牧
朝代:唐   字:牧之   号:樊川居士   籍贯: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   生辰:公元803-约852年

杜牧(803年-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杜牧是唐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是宰相杜佑之孙,杜从郁之子。唐文宗大和二年26岁中进士,授弘文馆校书郎。后赴江西观察使幕,转淮南节度使幕,又入观察使幕,理人国史馆修撰,膳部、比部、司勋员外郎,黄州、池州、睦州刺史等职。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猜你喜欢

游西山

劳生何日出尘鞿,同上西山揽翠微。

九曲亭前斜照落,万松岭外一僧归。

江声浩浩鹤东去,槲叶萧萧风乱飞。

名士英雄俱已矣,祇余禅榻静相依。

(0)

韩蕲王翠微亭石刻

翠微亭,在何许,飞来峰下冷泉飞。

水石潇潇不知所,清凉居士嬉春来,日色欲没翻经台。

一时君相定和议,安用中兴大将才。

缚虎已成三字狱,骑驴独绕孤山曲。

哀猿相与山鬼啼,故人只向新亭哭。

新亭苕峣积翠间,国仇未雪身敢间。

聊将山水当醇酒,末路英雄剧可怜。

我到云林三十载,天水曾无寸椽在。

岂知片石待山僧,洗出寒泉发光怪。

四十八字字八行,世子挥毫逞雄迈。

依然点画有锋棱,不与湖山同破碎。

曩者浪迹金陵城,一登清凉山上亭。

延州王自有故土,曷尝尸此南唐名。

名虽相符地则异,区区一墩安足争。

所嗟李主泪洗面,更无只字为之铭。

灵岩之麓琴台侧,墓头尚禁憔苏迹。

何不突兀建此亭,榜以翠微名不灭。

不然径上齐山巅,苍茫九子开风烟。

试摹一纸蕲王碣,并勒千秋鄂国篇。

(0)

题画

杏林低护水之涯,独自扶筇问酒家。

一角青山遮不住,几椽茅屋夕阳斜。

(0)

十一月五日雪夜寒甚寄剑秋

雪压窗虚布被轻,梦回无那易愁生。

漏声不尽自断续,镫影欲残时暗明。

客馆早寒嗟岁晚,薄田迟税累秋成。

不知此日门前路,一笑何人访戴行。

(0)

酬徐春帆梁溪道中看梅见怀之作·其二

昔我游梁溪,溪梅正含蕊。

泉声泰伯祠,山影春申里。

清韵落帆风,淡烟沽酒市。

春江篷橹响,尽在寒香里。

为君数旧游,屈指十年矣。

君诗如江月,照我离愁起。

溪云竹寺幽,林雪村桥圮。

一发江南山,隔断相思水。

(0)

江上田家

小市垂杨里,人家有杼声。

春随黄犊静,花傍白鸥生。

有叟能耕凿,无人识姓名。

豪华不到处,鱼鸟总忘情。

(0)
诗词分类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诗人
陆树声 吕蒙正 辅广 高珩 董思恭 吴锡麒 宋江 蔡允恭 陈寿 惠洪 阮瑀 赵彦昭 郭苍 瞿式耜 李义府 萧悫 蔡确 长孙无忌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