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山中对紫薇花书感》
《山中对紫薇花书感》全文
宋 / 马廷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轻盈插向胆瓶中,看到山林禁籞同。

阁下天葩秋月黯,楼头奎画晓云空。

高攀玉树扶斑白,静扫苍苔拾堕红。

三十年前天上梦,老来无泪洒西风。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shānzhōngduìwēihuāshūgǎn
sòng / tíngluán

qīngyíngchāxiàngdǎnpíngzhōngkàndàoshānlínjìntóng

xiàtiānqiūyuèànlóutóukuíhuàxiǎoyúnkōng

gāopānshùbānbáijìngsǎocāngtáishíduòhóng

sānshíniánqiántiānshàngmènglǎoláilèi西fēng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词人在山中独居的情景,通过对紫薇花的书写表达了自己对于时光流转和个人情感的深刻体悟。诗中采用了多种意象和比喻,以展现词人的心境。

“轻盈插向胆瓶中,看到山林禁籞同。”这里用“轻盈”形容紫薇花的纤细,也隐含着词人情感的微妙。将花插入胆瓶,不仅是对自然之美的一种保存,更象征着对过往记忆的珍视。而“看到山林禁籞同”则表达了与大自然之间的和谐共生。

“阁下天葩秋月黯,楼头奎画晓云空。”这两句通过描绘夜晚的静寂与清晨的云烟,展示了词人在山中对时间流逝的感受。秋月黯淡,反映出一种淡然和孤独;而“楼头奎画晓云空”则是对天际线上云彩变幻的一种描绘,也象征着词人的心境随时光而变化。

“高攀玉树扶斑白,静扫苍苔拾堕红。”这里的“高攀玉树”和“扶斑白”表现了词人对自然之美的追求和向往。而“静扫苍苔拾堕红”则是对于生命中的点滴温馨记忆进行回味的动作,体现出一种淡然与自适。

最后两句,“三十年前天上梦,老来无泪洒西风。”词人通过对往昔岁月的回顾,表达了对于时光易逝和个人情感的无奈。三十年前的“天上梦”可能是指某种美好的愿望或幻想,而“老来无泪洒西风”则表现出词人在暮年对过往的回忆,虽然心中有千言万语,但却已无法再流下泪水,只能任凭西风带走这份哀愁。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和个人情感的深刻表达,展现了词人在山中独居时对于时间、记忆与情感的深思熟虑。

作者介绍
马廷鸾

马廷鸾
朝代:宋

马廷鸾(1222年—1289年),字翔仲,号碧悟。宋饶州乐平(今江西乐平市)众埠乡楼前村人。幼年丧父,贫不改志,刻苦读书,淳祐七年(1247),马廷鸾赴京参加乙未科省试,获进士第一,殿试为第四,一举成名。他一生勤政爱民,秉性正直,从地方官直至宰相高位。惜南宋朝廷为权奸把握,不能尽展其才华。度宗朝奸臣贾似道、丁大全当国把持朝政,视为异见,受其压制,迫于内忧外患,廷鸾饮恨引退。宋亡,马廷鸾拒绝与元政权合作,表现出崇高的民族气节。
猜你喜欢

残花

五马踟蹰在路岐,南来只为看花枝。

莺衔蝶弄红芳尽,此日深闺那得知。

(0)

山中避难作

山头烽火水边营,鬼哭人悲夜夜声。

唯有碧天无一事,日还西下月还明。

(0)

送僧赴黄山沐汤泉兼参禅宗长老

闻有汤泉独去寻,一瓶一钵一无金。

不愁乱世兵相害,却喜寒山路入深。

野老祷神鸦噪庙,猎人冲雪鹿惊林。

患身是幻逢禅主,水洗皮肤语洗心。

(0)

春日访独孤处士

地僻春来静,深宜长者居。

好花都待晚,修竹不妨疏。

雁入湘江食,人侵晓色锄。

似君无学处,头白道如初。

(0)

池州春送前进士蒯希逸

芳草复芳草,断肠还断肠。

自然堪下泪,何必更残阳。

楚岸千万里,燕鸿三两行。

有家归不得,况举别君觞。

(0)

忆归

新城非故里,终日想柴扃。

兴罢花还落,愁来酒欲醒。

何人初发白,几处乱山青。

远忆湘江上,渔歌对月听。

(0)
诗词分类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诗人
金圣叹 孙道绚 高凤翰 白行简 苏味道 胡仔 文偃 祖咏 唐珙 黄公绍 晁公武 焦竑 符曾 戴冠 冯道 蒋防 曹禾 陶翰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