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顶天风闻粥鼓。红笠青鞋,小伴枯禅住。
万点愁来如密雨。和鸦飞满无人处。
六代离宫留寸础。玉砌雕阑,付与东流去。
二水三山都易主。斜阳尚恋前朝树。
绝顶天风闻粥鼓。红笠青鞋,小伴枯禅住。
万点愁来如密雨。和鸦飞满无人处。
六代离宫留寸础。玉砌雕阑,付与东流去。
二水三山都易主。斜阳尚恋前朝树。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清寂而富有历史沧桑感的画面。"绝顶天风闻粥鼓",开篇以高山上空的风声和远处寺庙的粥鼓声,营造出一种宁静而超脱的氛围。"红笠青鞋,小伴枯禅住",则刻画了僧侣们简单朴素的生活状态,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
"万点愁来如密雨",运用比喻,将愁绪比作密集的雨点,形象地表达了词人内心的沉重与哀愁。"和鸦飞满无人处",进一步渲染了孤独与荒凉,连乌鸦也似乎在无声地共鸣着词人的哀愁。
下片转向对历史遗迹的感慨:"六代离宫留寸础",暗示昔日繁华的宫殿只剩下少许基石,象征着王朝的更迭和历史的变迁。"玉砌雕阑,付与东流去",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物是人非的无奈,栏杆和流水一同逝去,寓意无法挽留的历史痕迹。
最后两句"二水三山都易主,斜阳尚恋前朝树",以山水的变化和夕阳对旧时树木的依恋,寓言江山易主,人事如梦,表达了词人对过往辉煌的怀念以及对现实的深深感慨。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景抒情,借景寓史,展现了词人对世事无常的深刻理解,以及对历史兴衰的沉思。
门衰丁复稀,大母八十迈。
得汝如珍宝,顾望何时大。
屋破夜滴雨,母抱坐撑盖。
当此儿忽啼,大母闻心碎。
隔牖数惊问,疑生意虑外。
来朝抱汝嬉,筋衰不顾惫,母继大母亡,数载两见背。
言念旧时恩,应难为五内。
长安几人愁岁逋,谁耐龌龊看妻孥。
市中鸽炭白金换,庙上爆竹青纸糊。
纷纷景物百刺眼,瞥见水墨江南图。
尾钤猩唇叔明字,心知其是焉可诬。
藏古篆法意惨淡,备诸皴妙胸锤炉。
青林杳冥翠竹暮,更不著人听鹧鸪。
一重一掩自开合,万壑于岩知有无。
借问主人沽不沽,气所不足辞嗫嚅。
烟云过眼沙脱手,不知去落何人厨。
归来嗒然欲忘我,急唤墨汁书门符。
昔逢海客谈瀛洲,苍茫气象无能侔。
我欲向之问端倪,但指天际云悠悠,即云即海空外流。
今看好手弄狡狯,满纸淋漓吁可怪。
不知墨气并云气,唯见紫澜万叠声澎湃,即海即云壁上挂。
我闻黄山之云天下奇,仙灵变幻那得知。
欲往观之劳我思,异境恍惚移于斯。
一缕初生上遥汉,烟交雾集渐浩瀚。
云作奇峰峰作云,云峰片片相凌乱。
俄然南北东西合,浮天没地无边岸。
三千白月照难穷,九万长风吹不散。
神仙欲到辄引去,河伯无端望洋叹。
云邪海邪谁能判,咫尺相从游汗漫。
乃是三十六峰入臂腕,扫却一片锦绣段,非海非云任君看。
画理通化工,对之开心胸。
我将陋木华之《海赋》,隘屈子之《云中》。
契达观于漆园,等妙谛于大雄。
天地溟悻,古今混同。
何有乎日月之循环,宇宙之始终。
而况人世之得失穷通,一一归虚空。
精灵忽与丹青聚,置身已在天都峰。
囊括千朵万朵之芙蓉,割取千间万间之琳宫,踏倒千年万年之长松。
誓从王夫子,游戏入无穷。
《题王存素画黄山云海障子》【清·汪缙】昔逢海客谈瀛洲,苍茫气象无能侔。我欲向之问端倪,但指天际云悠悠,即云即海空外流。今看好手弄狡狯,满纸淋漓吁可怪。不知墨气并云气,唯见紫澜万叠声澎湃,即海即云壁上挂。我闻黄山之云天下奇,仙灵变幻那得知。欲往观之劳我思,异境恍惚移于斯。一缕初生上遥汉,烟交雾集渐浩瀚。云作奇峰峰作云,云峰片片相凌乱。俄然南北东西合,浮天没地无边岸。三千白月照难穷,九万长风吹不散。神仙欲到辄引去,河伯无端望洋叹。云邪海邪谁能判,咫尺相从游汗漫。乃是三十六峰入臂腕,扫却一片锦绣段,非海非云任君看。画理通化工,对之开心胸。我将陋木华之《海赋》,隘屈子之《云中》。契达观于漆园,等妙谛于大雄。天地溟悻,古今混同。何有乎日月之循环,宇宙之始终。而况人世之得失穷通,一一归虚空。精灵忽与丹青聚,置身已在天都峰。囊括千朵万朵之芙蓉,割取千间万间之琳宫,踏倒千年万年之长松。誓从王夫子,游戏入无穷。
https://shici.929r.com/shici/zLxz3nQ.html
君诗乃在潇湘洞庭间,啼残竹魄凋兰颜。
乞归一勺楚江水,手洗芙蓉不自闲。
此砚从君共往还,此池流水日潺湲。
海南遗字老风雨,谁念畸人阅历艰。
高莫高于鸦咋山,远莫远于鬼门关。
天令绝域显文字,铜柱细剔苔花斑。
壶笙芦管尽收拾,记成《赤雅》谁能删。
蓝胡二月歌群蛮,亸娘妙舞摇花鬘。
鸲之鹆之双活眼,见君手画蛾眉弯。
归来抱琴死忠义,片石寂寞留人寰。
招君魂兮渺渺,石有泪兮潸潸,云车雾驾安能攀。
天风飒飒夜泉起,明福洞边闻佩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