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岁涨徐淮,哀鸿被重灾。
金堤虽顺轨,日日系吾怀。
麦收既报丰,夏种亦称既。
如何临西成,将食夺之匮。
下河诚水乡,疏导宜周详。
急须引归墟,岂徒固堤防。
分命及专差,相视谋瀹排。
浚疏诚得法,此灾复何来。
闻奏日徬徨,守臣何为情。
截漕留帑金,救此嗷嗷氓。
去岁涨徐淮,哀鸿被重灾。
金堤虽顺轨,日日系吾怀。
麦收既报丰,夏种亦称既。
如何临西成,将食夺之匮。
下河诚水乡,疏导宜周详。
急须引归墟,岂徒固堤防。
分命及专差,相视谋瀹排。
浚疏诚得法,此灾复何来。
闻奏日徬徨,守臣何为情。
截漕留帑金,救此嗷嗷氓。
这首诗是清朝乾隆皇帝弘历所作,名为《下河州县复有被水处亟命抚恤兼示董事者》。诗中描绘了去年淮河流域遭受洪水灾害的情景,哀鸿遍野,金堤虽在,但百姓心怀忧虑。接着诗人提到麦收丰收,夏种顺利,却在即将收获之时遭遇洪水,粮食被夺,生活陷入困境。对于下河地区作为水乡,诗人强调了疏通河道的重要性,并提出应立即采取措施,不仅加固堤防,还要引导洪水回归正途。他命令派遣官员和专业人员,共同商讨解决办法,强调疏通河道的正确方法,质疑为何灾害再次发生。最后,诗人表达了对受灾百姓的同情,呼吁保留漕运资金用于救济,以解民困。整首诗体现了诗人对民生疾苦的关注以及治理国家的决心。
坠欢依约,佳期迢递,今古别离无数。
自从银水浅蓬莱,却赢得年年两度。
鹊桥低亚,鸾軿徐动,指点鬟风鬓雾。
只愁羲驭太无凭,便有约也将人误。
滚滚黄尘,曾小住波亭月廊。
犹记得洞箫韵好,秋清夜长。
风过伽蓝山石皱,云回密荫水蘅凉。
傍宫槐镫火下层城,萦建章。东方白,惊曙光。
双丫髻,七宝妆。有伏书传女,辕诗授匡。
瞥眼繁华如梦里,涛翻横海太荒唐。
忆怜才昔日杜司农,经十霜。
旧时游处,只恐沧桑换。
明月又窥人,喜分明、尊前眼见。
尘襟初浣,离绪不胜情,三更烛,满堂宾,总道深杯浅。
玉骢催去,计日征蓬转。
公事且休忙,好安排、诗筒茗盏。
涞阴梅子,五月定应黄,将携酒,论英雄,莫论闲长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