煌煌海棠洲,锦树临清湾。
常恨湾头风,吹花走潺湲。
潺湲去不息,花亦无由还。
煌煌海棠洲,锦树临清湾。
常恨湾头风,吹花走潺湲。
潺湲去不息,花亦无由还。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日风光图。"煌煌海棠洲,锦树临清湾"中,“煌煌”形容海棠花开得繁盛而灿烂,“锦树”则是对沿岸花木繁茂景象的美好比喻,而“临清湾”则设定了诗人观赏自然之地,清湾显然水质清澈。
"常恨湾头风,吹花走潺湲"一句表达了诗人对春日里微风吹拂而去的海棠花感到惋惜。这里,“常恨”表现出一种常怀之恨,说明这种情感是深刻且持久的。"湾头风"指的是清湾入口处的微风,而“吹花走潺湲”则形容这轻柔的春风轻拂着海棠花,让它们随水流而去,显得无常和不留痕迹。
最后两句“潺湲去不息,花亦无由还”深化了上一句的意境。"潺湲"形容溪流的声响,这里的“去不息”意味着水流不断,而“花亦无由还”则强调了海棠花随风随水逝去,不再回来,凸显出自然界中生命的脆弱和流转。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春日景物的细腻描绘和对生命易逝的感慨,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好而短暂的感悟。
弃繻东入武牢关,帝里经年岂是闲。
鹢退暂知淹凤藻,鹏残即看上鳌山。
讨论想慰门人意,谈笑应开翰长颜。
唯我块然谁共处,终朝门掩竹林间。
三举休嗟尚陆沉,献书已得帝知音。
烧残灰烬方分玉,披尽泥沙始见金。
思苦任成潘岳鬓,道穷莫动孟轲心。
公车再召应非晚,疏懒犹难卜访寻。
野人禅客合相陪,渐老诗心亦共灰。
朱草阶前容不去,白莲堂上喜频来。
地形各占幽深境,天产俱为散逸材。
犹恨东郊西寺远,闲门难并水边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