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七月一日题终明府水楼二首·其二》
《七月一日题终明府水楼二首·其二》全文
唐 / 杜甫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宓子弹琴邑宰日,终军弃繻英妙时。

承家节操尚不泯,为政风流今在兹。

可怜宾客尽倾盖,何处老翁来赋诗。

楚江巫峡半云雨,清簟疏帘看弈棋。

(0)
翻译
宓子弹奏钢琴的日子,正值郡守英明之时。
承袭家风,节操依旧鲜明,他的政治风度如今仍在显现。
宾客们纷纷前来,争相结识,哪里的老翁会来吟诗作对。
在楚江巫峡的风雨中,我们悠闲地躺在竹席上,透过稀疏的窗帘观看下棋。
鉴赏

这是一首充满了古典美和深远意境的诗,通过对宓子弹琴及时节变化的描述,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高洁品格的人生态度。诗中的“宓子”指的是古代贤人,以其德行著称于世,而这里则是借以表达诗人的理想和抱负。"弹琴邑宰日",通过音乐来寄托情感,这里的"邑宰"即是指地方的行政长官,暗示诗人不仅是在艺术上追求完美,更在政治生涯中保持着高尚的操守。

"终军弃繻英妙时"则描绘了一种境遇,尽管身处动乱之中,但仍能保持那份英俊卓越的情怀,这里暗示了诗人对个人品质和才能的自信,以及面对困难时的坚持不懈。

"承家节操尚不泯"表达了一种家族传统与个人的修养相结合,"为政风流今在兹"则是说这种高洁的品格在治理国家时也能体现出来,这里"兹"即是指诗人自己。

接下来的两句"可怜宾客尽倾盖,何处老翁来赋诗"则转向了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未来不确定命运的探询,表达了一种对岁月流逝和人事变迁的感慨。

最后两句"楚江巫峡半云雨,清簟疏帘看弈棋"则描绘了一个幽静而又带有几分神秘的自然景象,同时也反映出诗人的内心世界。这里"楚江"指的是长江在湖南一段,而"巫峡"则是著名的险峻之地,"半云雨"营造了一种超然物外的氛围;"清簟疏帘看弈棋"则是一幅诗人独坐静观的生活画面,其中"弈棋"即是中国古代的一种智慧游戏——围棋。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音乐、政治理想、家族传统以及个人内心世界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美好事物和高尚品格的追求,以及面对世事变迁时保持的一份超然与淡定。

作者介绍
杜甫

杜甫
朝代:唐   字:子美   籍贯: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   生辰:712-770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汉族,本襄阳人,后徙河南巩县。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杜甫创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
猜你喜欢

春雨三绝句·其三

一雨如膏五日泥,长烟不散草萋萋。

殷勤分付墙边柳,为捣流莺自在啼。

(0)

罗敷辞

盈盈秦氏女,采桑南陌头。

一顾云不飞,再顾水不流。

使君立五马,招侥重回头。

艳歌为君发,繁丝为君掫。

使君有妇如有㜪,罗敷有夫非秋胡。

使君喜,使君愁,罗敷不得须臾留。

(0)

红梅

梨云无梦倚黄昏,薄倩朱铅蚀泪痕。

宿酒破寒薰玉骨,仙丹偷暖返冰魂。

茜裙影露罗衣卷,霞佩香封缟袂温。

回首孤山斜照外,寻真误入杏花村。

(0)

并蒂兰

碧蕊连芳并萼擎,春风江浦对含情。

不妨燕姞重占梦,应愧湘累独解清。

霜节百年期共老,国香一点为谁争。

诗人莫比双渠怨,幸有离骚日月明。

(0)

题画六首·其五

桃花源上蝶飞飞,误却渔郎苦欲归。

云白山青一回首,落红如雨点春衣。

(0)

赠缝人

九官各让德,不闻陶虞时。

稼穑命后稷,典乐客伯夔。

掌教固在契,职工乃为垂。

益使掌山泽,让朱虎熊罴。

咎繇慎恤刑,所以佐治之。

禹独明五服,采色在彰施。

山龙七政绘,藻火粉米絺。

由之自轩辕,制用易卉皮。

穷亘亿兆岁,所以资礼仪。

衮旒正斧扆,垂拱安无为。

天下盛观感,于变风乃丕。

周官备缝人,至意良在兹。

玄紞与纮綖,王后夫人宜。

自命妇以下,朝祭递参差。

后夫以艺专,而乃冠贱卑。

国初具六官,百工相师师。

金玉虽异局,御秩并三司。

子孙世其官,庭阶足兰芝。

彬彬台省中,颇愧老书诗。

书诗岂不好,错置行与知。

我知尔不能,尔行我乃奇。

嗟哉圣人学,而肆巧与欺。

士行苟蔑裂,我且谓士蚩。

士蚩工乃慧,曷敢贱视其。

早信远圭币,孰忍弃弓箕。

客冠不胜簪,我发短于丝。

(0)
诗词分类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诗人
支遁 张协 蔡元定 冯延登 杨师道 刘桢 张维屏 皇甫松 刘致 裴度 赵企 张衡 沈彬 郑文宝 孙承宗 谢安 江湜 牛希济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