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春回汉苑西,禅林独步访幽栖。
雪消石磴流澌急,云尽柴门落日低。
归雁每从南浦见,新莺多在上林啼。
清尊且约寻芳去,匹马西山路不迷。
万里春回汉苑西,禅林独步访幽栖。
雪消石磴流澌急,云尽柴门落日低。
归雁每从南浦见,新莺多在上林啼。
清尊且约寻芳去,匹马西山路不迷。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春日探访隆福寺的情景,充满了自然之美与禅意之深。首句“万里春回汉苑西”,以辽阔的视野开篇,春回大地,万物复苏,仿佛整个世界都沐浴在春天的温暖之中。接着,“禅林独步访幽栖”点明了地点和目的,诗人独自漫步于寺庙之中,寻找内心的宁静与和谐。
“雪消石磴流澌急,云尽柴门落日低”两句,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展现了春日的动态美。融化的雪水沿着石阶流淌,显得生机勃勃;而夕阳西下,云彩散尽,天边的余晖映照着寺庙的门扉,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充满希望的氛围。
“归雁每从南浦见,新莺多在上林啼”则运用了对仗的手法,描绘了春日特有的景象——南飞的大雁和欢快的黄莺,它们的活动不仅增添了自然的生机,也寓意着季节的更替与生命的循环。
最后,“清尊且约寻芳去,匹马西山路不迷”表达了诗人与友人相约再次探寻美景的愿望,同时也暗示了在这条通往心灵深处的路上,即使前路未知,也有着无限的美好等待着他们去发现。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春日景色的细腻描绘,以及对内心世界的深刻探索,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禅宗精神的感悟,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平生凉薄资,埏陶误大窰。
谁知此石怪,愈沃乃愈焦。
崑崙织火鼠,顿易鹑衣飘。
荣我丝苏附,免此蒲柳凋。
服之雪漫白,长袂风摇摇。
表之以雾縠,缘之以烟绡。
振衣从姬满,佩玉游西瑶。
懒从原上访桃花,又不青门去种瓜。
传得神仙蝉蜕法,君如觅我问烟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