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衢何坦坦,乃在东瓯隅。
主人薄言归,豸服纡金朱。
杖策玩鱼鸟,下帷理琴书。
举俗爱芬华,谁能有此庐。
退耕混沮溺,出即卫皇舆。
白云蔚高山,浩然怀卷舒。
天衢何坦坦,乃在东瓯隅。
主人薄言归,豸服纡金朱。
杖策玩鱼鸟,下帷理琴书。
举俗爱芬华,谁能有此庐。
退耕混沮溺,出即卫皇舆。
白云蔚高山,浩然怀卷舒。
这首明代诗人黄佐的《衢村书屋三首(其三)》描绘了一幅宁静而高雅的乡村生活图景。首句“天衢何坦坦,乃在东瓯隅”以开阔的道路比喻通往书屋之路的平坦,暗示了书屋位置的偏远而宁静。接着,“主人薄言归,豸服纡金朱”写主人身着官服归来,但并未显赫,反而显得质朴,体现了其淡泊名利的性格。
“杖策玩鱼鸟,下帷理琴书”两句,通过描绘主人持杖漫步、欣赏自然和沉浸在琴书之乐中,展现出他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知识的追求。接下来,“举俗爱芬华,谁能有此庐”表达了对当地淳朴民风的赞美,以及对拥有这样一处书香门第的羡慕。
最后两句“退耕混沮溺,出即卫皇舆”暗含主人虽退居田园,但仍心系国家,随时准备为朝廷效力。结尾“白云蔚高山,浩然怀卷舒”以高山白云的意象,寓言主人的高尚情操和宽广胸怀,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书屋主人生活的描绘,赞美了其淡泊名利、热爱自然和忧国忧民的品格,展现了明代士人的理想人格。
谁与招魂湘皋路。零落佩兰盈渚。
扬舲緤马,旧儃佪处。我思君,然疑作、断飙遇。
悬圃陈辞后,意悽楚。日夕灵修感,奈何许。
藉蕙肴芳,旋趁椒浆注。又冽泉倾,香芸吐。
白蜺婴茀,古今恨、一时诉。望修门,独醒意,但凝伫。
江水沈沈黑,夜猿苦。魂兮归来些,飒风雨。
马塍花事了,但持泪,问西泠。
信有美湖山,无聊瓶钵,倦眼难青。飘零。
水楼赋笔,要扁舟、一系暮年情。
才近要离冢侧,故人真个骑鲸。瑶京。何路问玄亭。
九辩总无灵。算浮生消与,功名抗疏,心事传经。
冥冥。夜台碎语,咽漂风、邻笛不成声。
泪眼尘笺未理,礼堂谁分平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