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衢村书屋三首为范宪副题·其三》
《衢村书屋三首为范宪副题·其三》全文
明 / 黄佐   形式: 古风

天衢何坦坦,乃在东瓯隅。

主人薄言归,豸服纡金朱。

杖策玩鱼鸟,下帷理琴书。

举俗爱芬华,谁能有此庐。

退耕混沮溺,出即卫皇舆。

白云蔚高山,浩然怀卷舒。

(0)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黄佐的《衢村书屋三首(其三)》描绘了一幅宁静而高雅的乡村生活图景。首句“天衢何坦坦,乃在东瓯隅”以开阔的道路比喻通往书屋之路的平坦,暗示了书屋位置的偏远而宁静。接着,“主人薄言归,豸服纡金朱”写主人身着官服归来,但并未显赫,反而显得质朴,体现了其淡泊名利的性格。

“杖策玩鱼鸟,下帷理琴书”两句,通过描绘主人持杖漫步、欣赏自然和沉浸在琴书之乐中,展现出他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知识的追求。接下来,“举俗爱芬华,谁能有此庐”表达了对当地淳朴民风的赞美,以及对拥有这样一处书香门第的羡慕。

最后两句“退耕混沮溺,出即卫皇舆”暗含主人虽退居田园,但仍心系国家,随时准备为朝廷效力。结尾“白云蔚高山,浩然怀卷舒”以高山白云的意象,寓言主人的高尚情操和宽广胸怀,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书屋主人生活的描绘,赞美了其淡泊名利、热爱自然和忧国忧民的品格,展现了明代士人的理想人格。

作者介绍

黄佐
朝代:明

(1490—1566)明广东香山人,字才伯,号泰泉。正德十六年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出为江西提学佥事,旋改督广西学校。弃官归养,久之起右春坊右谕德,擢侍读学士,掌南京翰林院事。与大学士夏言论河套事不合,寻罢归,日与诸生论道。学从程、朱为宗,学者称泰泉先生。所著《乐典》,自谓泄造化之秘。卒,赠礼部右侍郎,谥文裕。
猜你喜欢

迷神引.戊戌五日半塘老人以清泉瓣香敬祀三闾大夫,依屯田体为迎神之章。率和一阕,醉醒清浊之感,未能发抒万一也

谁与招魂湘皋路。零落佩兰盈渚。

扬舲緤马,旧儃佪处。我思君,然疑作、断飙遇。

悬圃陈辞后,意悽楚。日夕灵修感,奈何许。

藉蕙肴芳,旋趁椒浆注。又冽泉倾,香芸吐。

白蜺婴茀,古今恨、一时诉。望修门,独醒意,但凝伫。

江水沈沈黑,夜猿苦。魂兮归来些,飒风雨。

(0)

鹧鸪天.广元裕之宫体八首·其一

生小仙娥不自妍。璧台金层误婵娟。

几曾宛转酬千琲,已忍伶俜过十年。

虬箭水,鹊炉烟。无端芳会散金钱。

帘栊早是愁时候,争遣新寒到外边。

(0)

木兰花慢.程使君书报半塘翁亡,翁将之若耶上冢,且为西湖猿鹤之问,遽逝吴中,赋此寄哀。时方为·其二翁校刊半塘定稿,故末章及之

马塍花事了,但持泪,问西泠。

信有美湖山,无聊瓶钵,倦眼难青。飘零。

水楼赋笔,要扁舟、一系暮年情。

才近要离冢侧,故人真个骑鲸。瑶京。何路问玄亭。

九辩总无灵。算浮生消与,功名抗疏,心事传经。

冥冥。夜台碎语,咽漂风、邻笛不成声。

泪眼尘笺未理,礼堂谁分平生。

(0)

望江南·其二

梅花好,依约透春光。

记得佳人初睡起,巧临鸾鉴试新妆。粉面斗琼芳。

江亭上,绕树嗅清香。

拟把一枝传信去,不知何处是兰房。独自暗凄凉。

(0)

踏莎行·其三

晓树啼莺,晴洲落雁。酒旗风飐村烟淡。

山田过雨正宜耕,畦塍处处春泉漫。

踏翠郊原,寻芳野涧。风流旧事嗟云散。

楚山谁遣送愁来,夕阳回首青无限。

(0)

宛在堂中即事·其十八

何须问众清浊,且自观心逸劳。

在我应从古制,于人合让时豪。

(0)
诗词分类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沧桑
诗人
胡旦 王季烈 何如璋 朱兴悌 杨昭俭 张民表 赵善庆 刘安 蒋溥 顾宪成 蔡惠如 魏元忠 温庭皓 毛纪 卢多逊 朱穆 黎庶昌 陈宜中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