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墨无聊惯作缘,戏题纪事亦书笺。
不驱魑魅山中鬼,若觅蓬瀛海上仙。
搏虎果知非往日,攘鸡何待改来年。
馀师只在归求足,夫道由来若路然。
笔墨无聊惯作缘,戏题纪事亦书笺。
不驱魑魅山中鬼,若觅蓬瀛海上仙。
搏虎果知非往日,攘鸡何待改来年。
馀师只在归求足,夫道由来若路然。
这首诗《即事戏题》是清代诗人章甫所作,通过诗中的内容,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于生活琐事的幽默调侃与深刻思考。
首联“笔墨无聊惯作缘,戏题纪事亦书笺。”开篇即点明了诗人的创作状态,他以笔墨为伴,在无事之时,将生活点滴戏谑地记录下来,仿佛在日常生活中寻找乐趣,以文字作为生活的调味剂。
颔联“不驱魑魅山中鬼,若觅蓬瀛海上仙。”这里运用了神话传说中的元素,表达了诗人对现实世界的反思。他似乎在说,不必驱赶山中的鬼怪,因为真正的挑战在于如何在平凡的生活中寻找到超凡脱俗的精神追求,如同寻找海上的仙人一般困难而神秘。
颈联“搏虎果知非往日,攘鸡何待改来年。”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诗人通过“搏虎”与“攘鸡”的比喻,暗示了人生道路上的挑战与选择。搏虎象征着面对巨大困难或挑战时的勇气与决心,而攘鸡则可能代表了日常生活中的小打小闹。诗人在这里表达的是,面对困难,过去的勇猛已不再适用,需要更加智慧和耐心;而对于日常琐事,也不必等待来年才去改变,应该即时行动。
尾联“馀师只在归求足,夫道由来若路然。”最后两句总结了全诗的主旨。诗人认为,真正的老师就在我们身边,只要我们愿意去寻求,去发现,就能满足内心的需求。同时,他将“夫道”比作道路,意味着追求真理或智慧的道路是漫长且曲折的,需要不断地探索和实践。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轻松诙谐的语言探讨了生活中的哲理,鼓励人们在平凡中寻找乐趣,在挑战中成长,在日常中追求精神的满足。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