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次吊原韵》
《次吊原韵》全文
宋 / 叶茵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为怜举世不曾醒,放浪形骸泽畔行。

会得危言危行意,佐成濯足濯缨名。

义无可去缘同姓,心亦何求要独清。

今日龙舟虽古意,吴人未必楚人情。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diàoyuányùn
sòng / yīn

wèiliánshìcéngxǐngfànglàngxíngháipànxíng

huìwēiyánwēixíngzuǒchéngzhuózhuóyīngmíng

yuántóngxìngxīnqiúyàoqīng

jīnlóngzhōusuīrénwèichǔrénqíng

鉴赏

这首诗是南宋时期女词人叶茵的作品,体现了她对朋友或志同道合之人的怀念和惋惜。诗中的语言婉约而深情,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来表达内心的情感。

“为怜举世不曾醒”一句,以一个普遍的悲哀开篇,指出世人大多沉迷于现实而不能觉醒。这既可以理解为诗人对于朋友无法共鸣的无奈,也可能是对当时社会状况的一种隐喻。

“放浪形骸泽畔行”中的“放浪”,意味着不受约束的生活态度,“形骸”,则象征着生命的脆弱和短暂。诗人通过这样的描写,表达了对逝去时光的感慨,以及面对现实无力回天的情绪。

“会得危言危行意”一句,透露出一种不畏艰险、敢于直言真理的精神。这可能是诗人对于朋友或志同道合者共同追求的赞美,也反映了诗人本身的坚定信念和勇气。

“佐成濯足濯缨名”则表达了一种互相扶持、共创佳绩的情谊。这里的“濯足”,比喻为朋友所做的努力和奋斗,而“濯缨”,则象征着这些努力带来的美好名声。

“义无可去缘同姓,心亦何求要独清”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友情或道义的珍视,以及内心对纯洁的追求。尽管世事纷杂,但在诗人眼中,有些东西是不能放弃和玷污的。

“今日龙舟虽古意,吴人未必楚人情”最后两句,则以对比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对于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心理差异的感慨。龙舟往往象征着历史的记忆和传统的延续,但即便如此,现代的人们(吴人)可能已经不再拥有古代楚人的情怀,这反映出时代变迁带来的文化认同的裂痕。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与个人情感的巧妙结合,展现了诗人对于友情和道义的珍视,以及面对历史传统与现代社会之间差异时的情感波动。

作者介绍

叶茵
朝代:宋   字:景文   籍贯:吴江笠泽

吴江笠泽人,字景文。不慕荣利,萧闲自放,名其所居曰“顺适堂”,与徐玑、林洪相唱和。其诗闲雅清矫,与魏野、林逋风格相近,如《古意》、《竹风水月》等多为淡泊清雅之作。著《顺适堂吟稿》五卷。 
猜你喜欢

晦之厌州县之劳作诗奉勉

踠足骅骝铩羽鸿,似君今日叹途穷。

濯缨空有沧浪志,敛板犹趋尘土中。

论议最宜陪凤沼,文章独可直鳌宫。

暂时淹恤宁非命,得失须观塞上翁。

(0)

余得文竹寸馀上有仙翁神女像相偶而坐异之作诗

千载皇英恨未平,泪沾湘竹锦文成。

我收寸管尤瑰异,上有群仙无姓名。

乍见偶同神女梦,静看独认赤松迎。

世间此物真难滞,它日相从上太清。

(0)

送段从道司户

扰扰东来又西去,风霜匽薄不胜劳。

请君饮马沂河上,徐看家山万叠高。

(0)

次韵和常父·其二

赴官并出江湖上,讲学联居海岱中。

会合尤嗟别离促,音书何似笑言同。

黄莺度曲争催晓,红杏薰香半倚风。

景物佳时忆相见,恨无双翅逐飞鸿。

(0)

送提举太平观熊舍人·其三

高才喻蜀策巂羌,凛凛威名动四方。

裁正稷宫新法度,发挥词掖好文章。

暂还紫府烟霞冷,却上青霄道路长。

寄语吏民休浪喜,使君宁久在滁阳。

(0)

哭张子礼

漾楫贵池郡,伤心甘泽园。

笑言成死别,风味想生存。

花木春无主,蒿莱昼掩门。

尚思歌舞会,些语为招魂。

(0)
诗词分类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诗人
白敏中 李燔 牛僧孺 许善心 崔玄亮 顾云鸿 赵匡胤 蔡温 于頔 李侗 鹿善继 陈道复 毕仲衍 裴光庭 耶律隆绪 姚月华 陈均 韦丹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